时间: 2025-05-02 07: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6:36
腊醅新上口。看书吃果,灯前厮守。残夜新春,只判一声清漏。不用占鸡卜镜,但愿得花红人寿。君信否。垂帘一晌,春词琢就。不解格五弹棋,祇色子玲珑,称伊纤手。玉雪娇儿,可要软饧酥豆。斜倚薰笼不睡,任消尽博山香兽。看镜久。青青鬓丝依旧。
腊月的酒刚刚开始品尝,边看书边吃着水果,灯下我们紧紧相依。残夜中迎来了新春,只有清脆的钟声在响。不必占卜明天的吉凶,只希望能长命百岁,花开富贵。你相信吗?拉起帘子,静静地度过这一刻,春天的诗句已经琢磨出来了。不会下五子棋,只有那美丽的骰子,真是称得上你的纤细手指。玉雪般的美人,你是否想要软糖和酥豆?斜靠在熏香的笼子上无法入睡,任凭博山香彻底消散。看镜子已久,头发丝依然青翠。
樊增祥(约1620年-约1690年),字君衡,号逸园,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
《玉漏迟 守岁》创作于清代腊月,正值岁末年初,诗人通过描写传统的守岁活动,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玉漏迟 守岁》以腊月的酒、灯下的相守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在岁末对新年的憧憬。全诗在细腻的生活场景中渗透着浓厚的节日气氛,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传统习俗。诗的开篇提到“腊醅新上口”,即使是腊月的寒冷,也无法遮掩酒香的温暖;而“灯前厮守”则描绘了温馨的家庭团聚景象,传达出一种亲密而温暖的氛围。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良好祝愿:“但愿得花红人寿”,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期许,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提到的“垂帘一晌,春词琢就”,则展现了诗人对诗词创作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
最后,诗人通过“青青鬓丝依旧”点出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青春,既有对岁月的感慨,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通过描写腊月守岁活动,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诗中提到的“腊醅”指的是什么?
A. 腊月酿成的酒
B. 腊肉
C. 腊肠
D. 腊梅
诗人希望在新春中得到什么?
A. 财富
B. 长命百岁
C. 名声
D. 旅行
诗中提到的“青青鬓丝依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青春常在
C. 忧伤
D. 年老
答案:1.A 2.B 3.B
对比樊增祥的《玉漏迟 守岁》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樊增祥更多体现了节日的温馨与生活情趣,而李白则更加强调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