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0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00:30
醉深偏睡浅。纱窗未白,翠釭犹灿。
好梦来时,那觉天涯人远。
仿佛花前倦倚,耿无语不胜离怨。
才一杵钟声到枕,故园春换。
绣被几许轻寒,有解意炉香,尽情熏煖。
绝好凉宵,若被锦鸡啼短。
落月梁间素影,动多少离人心眼。
肠欲断,何堪又闻新雁。
我醉得很深却又睡得很浅,纱窗外天色还未亮,翠色的灯笼依然明亮。
美好的梦境来临时,才意识到远在天涯的人已远离。
仿佛像在花前倦倚,愁苦无言,难以承受离愁别恨。
刚刚一声钟声传来,故乡的春天已悄然更换。
绣被上有几分轻寒,若有理解的炉香,尽情地熏暖着。
这是绝佳的清凉夜晚,仿佛锦鸡的啼鸣短促。
落月在梁间投下白色的影子,动摇了多少离人的心思。
我心如刀绞,怎能再次听到新雁的鸣叫。
刘蘅(生卒年不详)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其诗风常融入生活的细腻观察,情感真挚自然,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玉漏迟 忆梦,寄竹韵闽中》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在梦中被美好幻想所迷醉,但醒来时却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入梦的恍惚与清晨醒来的孤独,深刻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开篇“醉深偏睡浅”便设定了一个超现实的状态,醉意与梦境交织,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然而,这种美好在“好梦来时,那觉天涯人远”中瞬间破裂,仿佛梦与现实的冲突,令诗人感受到深刻的孤独与离愁。
接下来的描写:“一杵钟声到枕,故园春换”,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也是对故乡春天更替的无奈感叹,展现了人对故土情感的依恋与无法回归的心痛。诗中“绣被几许轻寒”则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在清晨冷清的环境中,内心的惆怅与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落月”、“钟声”、“炉香”等元素,渲染了夜与晨交替的静谧与惆怅,既是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最终通过“何堪又闻新雁”表现出一种无以言表的悲伤,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触动人心。
“醉深偏睡浅”中的“醉”指的是:
A. 醉酒
B. 醉梦
C. 醉心
D. 醉情
诗中“故园春换”意指:
A. 故乡的春天已经过去
B. 春天在故乡仍然存在
C. 故乡的春天和梦境一样
D. 故乡的春天从未改变
“动多少离人心眼”中的“离人”主要指:
A. 远方的游子
B. 心爱的情人
C. 家乡的人
D. 不相识的人
答案:1.A 2.A 3.A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下的思乡情怀,两首诗都运用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表达,但刘蘅的作品更着重于梦境与现实的对照,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