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武陵春》

时间: 2025-04-27 12:32:30

诗句

绣幕偎烟花梦懒,微雨又莺残。

青镜堆愁避却难。

心上影轻鸾。

道是无情还有意,閒里讯春寒。

盼断湘波雁未还。

天外九疑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2:30

诗词名称: 武陵春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绣幕偎烟花梦懒,微雨又莺残。
青镜堆愁避却难。心上影轻鸾。
道是无情还有意,閒里讯春寒。
盼断湘波雁未还。天外九疑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绣花的帷幕下懒洋洋地做着春天的梦,细雨中又听到黄莺的悲鸣。镜子中映出满脸愁苦,想要躲避却又难以做到。心中对轻盈的鸾鸟的影像感到惆怅。虽然说是无情,心中却仍有情意,闲暇时又在思索春天的寒意。盼望着湘江上的雁群早日归来,远处的九疑山犹如在天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绣幕:绣着花纹的帷幕。
  • :依偎,靠近。
  • 烟花:这里指的是春天的花朵。
  • 青镜:青色的镜子,象征着年轻和美丽。
  • 影轻鸾:心中浮现的轻盈的鸾鸟影像。
  • 无情:指的是内心的冷漠。
  • 湘波:湘江的水波。
  • 九疑山:指的是位于湖南的九疑山,象征遥远的地方。

典故解析:

  • 九疑山:古代文人常以此山为隐居、山水游览之所,象征着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字仲湘,号云峰,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抒发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武陵春》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感伤的词。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绣幕偎烟花梦懒”,不仅描绘了一个温柔的春日场景,还暗示了诗人因春日而生的懒散与不安。微雨中的黄莺发出凄婉的鸣叫,令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似乎在无情地唤醒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

“青镜堆愁避却难”,这句将诗人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青镜象征着美好与青春,但此时却成了愁苦的载体,仿佛在提醒诗人,尽管外表美丽,内心依旧难以逃避烦忧。“心上影轻鸾”,轻盈的鸾鸟象征美好与自由,诗人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接下来的“道是无情还有意”,则是对无情与有情的辩证思考,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对情感的复杂理解。在春寒的闲暇时光,诗人仍旧思念着过去的美好与期待着未来的归来。“盼断湘波雁未还”,表达了对离去的渴望与无尽的等待,最后以“天外九疑山”作结,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追求,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绣幕偎烟花梦懒:在绣花帷幕下,依偎着春天的花朵,心中懒洋洋地做梦。
  2. 微雨又莺残:细雨中,黄莺的鸣叫显得格外凄凉。
  3. 青镜堆愁避却难:面对镜子中自己的愁苦,想要躲避却难以做到。
  4. 心上影轻鸾:心中总是浮现出那轻盈的鸾鸟影像,令人感到惆怅。
  5. 道是无情还有意:即使说自己无情,内心却仍有情感存在。
  6. 閒里讯春寒:在闲暇之余,思考春天的寒意,感受到一丝凉意。
  7. 盼断湘波雁未还:期盼湘江的雁群能够尽快归来,却不见它们的踪影。
  8. 天外九疑山:遥远的九疑山在天际,象征着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镜”比作青春与美好,反映内心的愁苦。
  • 拟人:黄莺的鸣叫被赋予人类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和意境上均有对仗的效果,如“道是无情还有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愁苦,探讨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幕:温柔与美好,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微雨:细腻而柔和,暗示春天的变化与情感的细腻。
  • 青镜:美丽的外表与内心的愁苦之间的对比。
  • 鸾鸟:象征自由与理想,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湘波: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迁徙,表达对失去的渴望。
  • 九疑山:理想、遥远与追求,象征着人心中永恒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绣幕”指的是什么? A. 帷幕
    B. 墙壁
    C. 地面

  2. “道是无情还有意”的意思是什么? A. 无情与有情的辩证
    B. 完全无情
    C. 只有情感

  3. “青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美好与青春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往事的怀念,但李清照的笔调更显柔情与细腻,而郭则沄则在愁苦中夹杂着对理想的追求。

  • 苏轼《水调歌头》:两者均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苏轼更侧重于对人生的哲理探讨,而郭则沄则更注重情感的流露与自然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郭则沄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查询

有有令 咏画眉鸟 阳关引 送淮甫六兄还南京,自言或将赴成都就其婿女,有黯然惜别之意。作此慰之 阳关引 阳关引 江村夕望 阳关引 秋居简河阳李子燮王夙夜诸子 百宜娇 百宜娇 秋日客园见桃花 百宜娇 茉莉毬 百宜娇 咏水仙,次石君韵 百宜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贤贤易色 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刚座 卤字旁的字 包含谶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禀假 齐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花奶奶 虎字头的字 幼累 解遣 酒瓮饭囊 包含庸的词语有哪些 无孔不钻 薪储之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