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时间: 2025-04-28 01:19:59

诗句

乌寺迎岩主,螭坳起涧翁。

也须留几个,相伴听松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19:59

原文展示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其一)
刘克庄

乌寺迎岩主,
螭坳起涧翁。
也须留几个,
相伴听松风。

白话文翻译

在乌寺中迎接山中的主人,
在螭坳中出现了溪水旁的老人。
也应该留几个朋友,
陪伴我一起聆听松林中的风声。

注释

  • 乌寺:指黑色的寺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寺庙或泛指幽静的寺庙环境。
  • 岩主:山中的主宰,隐喻山的灵气或人。
  • 螭坳:指一种地形,可能是有涧水的地方,螭是龙的意象。
  • 涧翁:指在涧水旁的老者,象征着隐士或智者。
  • 松风:指松树间吹过的风,象征清幽与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岩主”、“涧翁”均可以视为隐士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松树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洁、坚韧的品格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尧夫,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和七言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风格。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诗人生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病榻之上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他对生命和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乌寺”和“螭坳”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的依恋与向往。而“也须留几个,相伴听松风”则流露出诗人在病中对友人的渴望,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乌寺迎岩主:在黑暗的寺庙中,迎接山中的灵主,表现出一种向往自然与灵性的态度。
  2. 螭坳起涧翁:描绘了在涧水旁的老人,象征着智慧和隐逸生活的理想。
  3. 也须留几个: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朋友陪伴的心情,突显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4. 相伴听松风:通过聆听松风,象征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 拟人:松风宛如有情的伙伴,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乌寺:象征着幽静与隐逸的环境。
  • 螭坳: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灵动。
  • 松风:象征着宁静、和谐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岩主”指的是: A. 山中的灵气
    B. 诗人的朋友
    C. 老者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松风”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人希望在病中与朋友相伴。(对/错)

答案

  1. A
  2. 宁静与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更加注重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
  • 李白的《庐山谣》则强调了个人的豪放与对自然的狂放之情,展现了不同的个性与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题湘苹馆图 祝英台近 其十九 并序 祝英台近 其十八 并序 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十六 并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娥妆 耂字旁的字 左右图史 千头桔奴 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依乷附木 东家孔子 溘毙 望结尾的成语 侔色揣称 纰薄 麻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陈家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