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04
庐山山南刷铜绿,黄金锯解纯苍玉。
庐山山北泼蓝青,碧罗幛裹翡翠屏。
昨日山南身历遍,今朝山北舟中看。
山南是我所部民,山北是我乡中人。
部民乡人何厚薄,有人问我山美恶。
诧南赊得乡里嫌,评北又道月且严。
两平只在一言内,山如西子破瓜岁,
山南是面北是背。
庐山南面的山色如铜绿,宛如黄金锯切出的纯净苍玉;
庐山北面的色彩如泼蓝青,像碧罗幛披着翡翠的屏风。
昨天我曾在山南走过,今天却在舟中远望山北。
山南的居民是我的部民,山北的居民则是我的乡人。
部民和乡人之间有什么厚薄之分,有人问我山的美与恶。
令人惊讶的是,南面的人对家乡的山景嫌弃,
而北面的人又说那里的月色太过严峻。
其实二者的评价只在一言之间,山如同西子般美丽动人,
山南是面,北面则是背。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诗歌、散文及游记闻名,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民生。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远游时,表达了他在江州岸边回望庐山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南北庐山不同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和部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对人们对故乡景色评价的思考。
杨万里的《过江州岸,回望庐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南北两面的不同风光,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诗中首先用生动的比喻将庐山的颜色形象化,南面的铜绿和黄金,北面的蓝青和翡翠,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山的多样性与美丽。在表达对故乡的情感时,杨万里通过对比部民与乡人的看法,探讨了人们对自然景色的主观评价,表现出一种对故乡深情厚谊的复杂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山如西子”引入美的形象,既是对庐山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诗人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展现了对山的多重解读,既是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是对人情世故的思索,体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庐山山南刷铜绿,黄金锯解纯苍玉。
庐山山北泼蓝青,碧罗幛裹翡翠屏。
昨日山南身历遍,今朝山北舟中看。
山南是我所部民,山北是我乡中人。
部民乡人何厚薄,有人问我山美恶。
诧南赊得乡里嫌,评北又道月且严。
两平只在一言内,山如西子破瓜岁。
山南是面北是背。
本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情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们不同评价的思考。作者在山水之间感受到的情感,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是对人情世故的敏锐理解。
诗中描述庐山南面的颜色是?
诗人将“西子”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部民”和“乡人”分别指的是?
杨万里的《过江州岸,回望庐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涉及了山水的描绘与人情的感悟。杨万里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的复杂,而王维则注重山水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