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2:46
伏羲洞
作者: 刘边 〔宋代〕
一水之玄去复归,
众峰向背俨相持。
天荒地老无从问,
鬼刻神劖未解奇。
丹嶂漫留仙幻迹,
白云仍似太初时。
欲穷画底羲皇意,
一束灵蓍万古知。
这首诗描绘了伏羲洞的神秘景象。第一句说,黑暗的水流去又回,象征着循环和变化;接着提到众多的山峰彼此对峙,巍峨而立。无尽的时间和空间让人难以追问过去,鬼神的雕刻和神奇的工具依然解不开其中的奥秘。丹色的山峦留下了仙人幻影的痕迹,而白云似乎仍然保留着宇宙初始的模样。诗人渴望揭开伏羲的深邃意图,仿佛一束灵蓍草能让他洞悉万古的智慧。
刘边,宋代诗人,其诗风多以自然景色、哲理思考为主,常借古代神话传说表达个人情感。刘边的诗作具有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审美。
《伏羲洞》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文化兴盛之际。作者在游览伏羲洞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人文历史的深邃,因而写下此诗。
《伏羲洞》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象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一水之玄去复归”引入,给人以循环与变化的感觉,暗示着时间的无尽与生命的轮回。接着,众多山峰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也象征着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与对峙。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天荒地老无从问”表达了对时间长河的沉思,随之而来的“鬼刻神劖未解奇”则揭示了人类对自然和历史认知的无力感。诗中提到的“丹嶂漫留仙幻迹”与“白云仍似太初时”又将读者的视野拉向了更遥远的过去,仿佛在呼唤着古老的智慧与神秘的传说。
最后两句“欲穷画底羲皇意,一束灵蓍万古知”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渴望探寻伏羲的意图,象征性地表达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这一愿望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探索,更是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追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诗歌探讨了时间、自然与人类智慧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知识的渴望,体现了深邃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众峰”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欲穷画底羲皇意”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渴望。
判断题:诗中“天荒地老无从问”意味着时间的尽头。(对/错)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伏羲洞》更强调哲理思考与历史深度,而《庐山谣》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