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0:51
阳羡之水兮湍喧豗,
砅崖转石兮万壑殷雷。
濑浅浅兮忽如泻,
畦碧绣兮溪罨画。
横山老人兮乐天无忧,
聊临睨兮夷犹。
擥芳茝兮大薄,
搴杜若兮汀洲。
摹写兮宝唾传,
悲壮兮又双琐。
沐发兮何必咸池,
濯吾缨兮水之湄。
乘月兮何必牛渚,
系吾舟兮水之浦。
吾之舟兮万斛有余,
凌阳侯兮狎灵胥。
百尺揭兮帆席举,
撇旋捎濆兮无险阻。
傅说骑箕兮不可攀,
留此舟兮横山。
阳羡的水流湍急喧闹,
岩崖转折如同万壑雷鸣。
溪流浅浅,忽然如泻,
田畦碧绿如绣,溪水如画。
横山的老人乐天无忧,
随意临视,心境悠然。
采摘芳草于广阔的水边,
采撷杜若于汀洲之上。
描绘的可传颂的美好,
悲壮的情怀又显得细腻。
沐浴何必去咸池,
洗涤我的衣带在水边。
乘月何必去牛渚,
停下我的船在水之岸。
我的船装载着丰盈的货物,
与阳光交好,亲近灵动的水。
百尺高的帆席飘扬,
轻松穿行无险的水流。
傅说骑箕不可攀登,
我留在此舟横山之畔。
葛立方,宋代诗人,字仲和,号横山,生于阳羡地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其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横山堂三章》创作于作者隐居于横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横山堂三章》是葛立方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阳羡的溪水、山崖、芳草等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对水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动感和生命力,而后逐渐转向描写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诗中横山老人“乐天无忧”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善用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诸如“沐发”“濯吾缨”等词句,既表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揭示了人内心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该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例如,“阳羡之水”与“砅崖转石”的对仗,展现了自然的动态与静态之美。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阳羡之水”,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省
B. 浙江省
C. 广东省
“沐发兮何必咸池”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怀念
“百尺揭兮帆席举”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船在风中顺流而下
B. 船在暴风雨中挣扎
C. 船在平静的水面上停靠
王维《山居秋暝》与《横山堂三章》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更注重心灵的宁静,而葛立方则强调自然的活力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