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28
月明敌骑乘秋入,
兵氛处处尘烟。
霜清草白晓尤寒。
塞风吹黑水,
天霰暗阴山。
将军亲授黄龙钺,
提兵十万当先。
不擒冒顿不回辕,
怒披金缕甲,
直指玉门关。
在明亮的月光下,敌军骑兵如秋风般冲入,
战斗的硝烟弥漫四处,尘土飞扬。
霜冻的草地在清晨显得格外寒冷。
北风吹过黑水,
天空中的雪雾遮蔽了阴沉的山峦。
将军亲自授予黄龙的战斧,
带领十万士兵走在前面。
不捕捉冒顿就不返回,
愤怒中披上金缕甲,
直指玉门关。
作者介绍:韩邦奇,明代诗人,擅长于描写战斗与边塞风光,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之际,诗人借古代战事抒发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将士的赞美。
《临江仙 同前》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事的诗,充满了豪情与壮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敌军的压迫及将军的英勇。开头几句,诗人用“月明敌骑”与“兵氛”描绘出夜晚的战斗场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杀的氛围。随着描写的深入,霜清草白与塞风黑水的意象,强化了环境的寒冷与战斗的艰难,体现了士兵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战精神。
将军的形象在诗中尤为突出,他亲自授予黄龙钺,象征着权威和指挥。提到“十万当先”,则显示出将军的雄心壮志。最后几句中“怒披金缕甲,直指玉门关”,不仅展现了将军的决心与勇气,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保卫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流露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将士的敬仰,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月明敌骑”与“兵氛处处”,形成鲜明的对比;“怒披金缕甲”则通过夸张描绘出将军的英雄气概。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将领勇敢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敌人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A. 汉族
B. 匈奴
C. 藏族
D. 魏国
诗中“黄龙钺”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权威与指挥
C. 祥和
D. 财富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
B. 痛苦
C. 豪情壮志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