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18:41
曲曲江流带峡湾,
昔人乘此住名山。
六朝台榭兴亡后,
百粤山河指顾间。
林下鸟啼游客醉,
竹边花落老僧闲。
登临欲上和烟洞,
无奈猿声泣玉环。
曲折的江流带着峡湾,
古人曾在这里居住在名山之上。
六朝时期的台榭在兴亡之后,
如今百粤的山河就在指间。
树林下鸟儿啼鸣,游客已陶醉,
竹林边花瓣落下,老僧悠闲自得。
我登高想要前往那烟雾缭绕的洞穴,
可惜猿声让人悲伤如泣玉环。
刘鸣世,明代诗人,生于公元约1500年,卒年不详,处于明代中期。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思考。
《题飞来寺》创作于作者游历飞来寺时,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飞来寺位于福建,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寺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题飞来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以“曲曲江流带峡湾”引入,描绘出一幅自然优美的山水画卷。江流的蜿蜒与峡湾的相连,隐喻了历史的曲折与变化。接下来的“昔人乘此住名山”,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人留存的文化与繁华,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对过去的追思与感慨。
“六朝台榭兴亡后,百粤山河指顾间”一句,将历史的兴衰与自然的恒久相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永恒。林间鸟啼与竹边花落的描写,增添了诗的生动和灵动,游客的醉意与老僧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无奈猿声泣玉环”则运用猿声的悲鸣,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的哀伤与无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历史的沉思,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飞来寺的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题飞来寺》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诗中反映了哪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