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7:19
百战乾坤去已休,夕阳残垒见荒邱。
潮痕隐隐犹含恨,山色冥冥尚带愁。
三字狱中亡宝鼎,半閒亭上覆金瓯。
可堪极目思量处,枫叶芦花两岸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往日辉煌的追忆。诗的开头提到经过无数战斗,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已平息,夕阳照在残破的城垒上,荒凉的丘陵映入眼帘。潮水留下的痕迹隐隐约约,似乎还带着对往事的怨恨,山色朦胧,令人心中仍旧感到愁苦。在监狱中,三字(指“宝鼎”)已成为失去的珍宝,半闲的亭子上覆着金瓯(指美酒)。站在这里回望,枫叶与芦花交替的秋景,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惆怅与思索。
刘鸣世,明代诗人,以其雄浑的诗风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及对历史的思考为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厓门怀古》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厓门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沧桑感的画面。开头的“百战乾坤去已休”直接引入了历史的主题,表明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天地间的一切都已归于平静。然而,这种平静却是建立在满目疮痍的基础上,夕阳下的残垒和荒丘,给人以无尽的感慨。
接下来的“潮痕隐隐犹含恨,山色冥冥尚带愁”则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内心的悲伤和对往事的怨恨。潮痕的隐约和山色的朦胧,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沉重和人们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尤其是“潮痕”和“山色”这两个意象,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引发观者的思考。
后两句“可堪极目思量处,枫叶芦花两岸秋”则将视角放远,诗人站在更高的地方,回望那曾经繁华的景象,秋天的枫叶和芦花交织,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消逝,带给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思索。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敏感反应。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过往的追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惆怅与对历史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景象常常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宝鼎”象征什么?
A. 财富和权力
B. 友情和爱情
C. 自然景象
“夕阳残垒”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华的城市
B. 破败的城池
C. 美丽的山川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惆怅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