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7:32
冰柱刘叉素有声,诗筒毋惜仆频更。
鸳鸯瓦上犹留伴,一霎南风又酿成。
冰柱上的水滴轻声作响,诗筒中不要吝惜我频频更换的诗句。
鸳鸯在瓦上依然相伴,一阵南风又酝酿出新的情景。
李曾伯,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咏物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其作品融入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该诗作于一个温暖的春日,诗人身处自然之中,目睹冰雪消融,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创作此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待。
《又和答云岩》是一首表现春意与情感的诗作。诗开头以“冰柱刘叉素有声”描绘冬季的最后一丝寒冷,形成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氛围,给人以细腻的感官体验。接着,诗人提到“诗筒毋惜仆频更”,展现出他对创作的热爱与不舍,暗示在这宁静的时刻,诗人内心对诗的热情没有减退。
接下来的“鸳鸯瓦上犹留伴”则转向了生活中的温情,鸳鸯的意象不仅象征着爱情,更传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最后一句“一霎南风又酿成”以南风引入春的来临,生动地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新生气象和希望。这种从冬到春的转变,体现了生命的循环与美好,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意境清新,字句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以春的到来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将寒冬与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冰柱”象征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温暖
答案:B
“鸳鸯瓦上犹留伴”所表现的情感是什么?
A. 孤独
B. 温馨的爱情
C. 纷争
答案:B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与热爱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B
与李曾伯的作品相比,孟浩然的《春晓》同样以春天为题材,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美好。在表现手法上,两者都采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但李曾伯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孟浩然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