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5:07
记爨使君碑十二韵
作者:龚鉽 〔清代〕
第一滇南石,无双庆道碑。
建宁传胄远,庸蜀定迁迟。
四姓崇乡望,千柯振本支。
绍班爰采尔,氏爨实因之。
世擅龙骧号,身丁狼暴滋。
南中仗磐石,天邑仰风仪。
纯懿清明扇,英雄高略姿。
昼游曾衣锦,寝疾遽骑箕。
铭既空千古,珉应重一时。
文章真汉晋,字体亦繇芝。
我幸临模在,仍当奕祀垂。
阮公犹保护,书派此宗师。
这首诗赞美的是滇南的庆道碑,它是无与伦比的第一块石碑。建宁的后裔传承悠远,庸蜀的迁徙则较为缓慢。四个姓氏都崇尚家乡的荣耀,千条树枝都在振兴家族的根基。绍班(指后代)正是因你而采得,爨氏的繁荣实在是源于此。世间以“龙骧”著称,身世如同狼般彪悍的滋味。南中仗赖磐石,天邑仰望你的风范。你那纯洁明亮的扇子,英雄的气质高雅而出众。白天游玩时曾穿锦衣,生病时匆忙骑上箕斗。碑铭已经空留千古,珉(美玉)应当重视这一时。文章之美如同汉晋时期,字体也是出自“芝”之流派。我有幸临摹在此,仍然应当使之长存下去。阮公(阮籍)依然保护着,书法门派的宗师。
作者介绍
龚鉽,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以纪实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滇南文化的热爱有关,诗中对碑的赞美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及其文化的深切怀念。
《记爨使君碑十二韵》是一首极具地方色彩和历史感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滇南庆道碑的崇敬之情。诗中通过对碑及其历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族、文化、历史的思考和自豪。整首诗的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展现了清代诗词的风格特征。
作者在诗中提到多个历史、地域元素,如“龙骧”象征的英雄气概和“磐石”象征的坚韧,增强了诗的意象丰富性。同时,诗中涉及的“铭既空千古”更是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龚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诗词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富于音乐感。诗人在描绘历史与自我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纽带,让人能体会到个人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龙骧号”用以比喻英雄气概,形成强烈的形象对比。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家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畏,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滇南石”指的是:
“昼游曾衣锦”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