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9:50
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
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
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
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
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
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音乐之美,就像在洞庭湖边聆听异曲般的乐音。元气包裹着天地六个方位,天籁之音弥漫在八荒四野。无视世俗的耳朵,怎能主宰常规的音律?听者们感到困惑和震惊,耳中充斥着神秘的声音。如何才能把那万里之风送来帝王之乡?一曲奏响四季的和谐,再奏出百族的康乐。
曹一士,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造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常以古风为主题,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拟古》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意图通过音乐的美感来超越现实的纷扰,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拟古》是一首充满哲理与音乐美感的诗作。诗的开篇“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以宽广的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自由与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的描绘,表达了自然力量的普遍性与音乐的神秘感,仿佛置身于一种与宇宙相通的状态。
在诗中,诗人对世俗的耳朵表示冷漠,强调了音乐的独特性和超越性。诗句“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体现了对传统和常规的反叛,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的追求。接下来的“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则进一步渲染了音乐所带来的震撼与迷惑。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而“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则表明了音乐能够带来的和谐与幸福。整首诗从自然音乐入手,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的理想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音乐的崇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旨在通过音乐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
诗中提到的“元气”是指什么?
“焉得万里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