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9:46
谒仲子庙
作者: 曹一士 〔清代〕
仲氏遗村古,祠堂济水阴。
结缨千载志,负米一生心。
斜日聊扪碣,清飙乍拂镡。
车裘非我有,此义到于今。
这首诗描绘了仲氏的故乡和祠堂,表达了对仲子(仲由)的崇敬之情。诗中提到仲氏村庄古老,祠堂在济水旁阴凉处。作者感慨仲子的千年志向,心中承载着一生的追求。傍晚斜阳下,作者轻轻抚摸着石碑,清风偶尔吹拂,似乎在唤醒历史的回忆。虽然我并不拥有车马、华服,但仲子的义理精神却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
曹一士,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相结合,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谒仲子庙》创作于诗人对仲子生平与思想的追慕之时,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仲子作为儒家思想的象征,代表了忠诚、义气与修身齐家的道德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仲子的伟大精神。开篇以“仲氏遗村古,祠堂济水阴”引入,描绘了仲氏的故乡和祠堂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历史悠久的氛围。接着,作者以“结缨千载志,负米一生心”表达了对仲子志向的敬仰,表现出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与坚持。
在“斜日聊扪碣,清飙乍拂镡”中,诗人用夕阳和清风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似乎在与历史对话,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车裘非我有,此义到于今”则点明了诗人的价值取向:真正的财富在于义理与精神,而非物质的拥有。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首诗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尊重,表现出诗人对仲子的崇敬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谒仲子庙》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结缨千载志”中的“结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车裘”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