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36:35
选芳宜隐秀,经岁得秋情。
苗浅春滋弱,心微露贮轻。
啼莺无醒梦,飞絮谢思萦。
雨浃浮光上,吹暄逸态呈。
蠹憎痕屡剔,丝繫玉防倾。
爱惜消长日,从容养静萌。
荷风熏晚绿,蕉雾洒孤荣。
叶叶容迟上,亭亭有独擎。
艰难出畏景,珍重享西清。
紫葆光初透,珠胎润巳滢。
竹枝留上番,梅影剪疏横。
专气邀金液,丰仁长玉婴。
星榆方历历,云朵遂盈盈。
土德先推王,冰心亦保贞。
有时浴紫水,终不炫丹猩。
香外幽难似,薰馀静不撄。
肃然登鼻观,嗒尔偃心旌。
龙腊痴谁妒,薝葡逸未平。
霄空霜一色,天迥月三更。
倦赏愁寒夕,邀欢暂晚晴。
袂辞歧路把,目厌满堂成。
桂酿聊孤酌,莼丝小佐羹。
催开辞羯鼓,过访待缑笙。
巳事开三径,端居爱九名。
同床犹各梦,顾影易魂惊。
身后从冰雪,魂归返日精。
摧芳宁问落,涤月不辞烹。
君意如相念,殷勤访夕英。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36:35
《咏菊答须竹》 ——王夫之
选芳宜隐秀,经岁得秋情。
苗浅春滋弱,心微露贮轻。
啼莺无醒梦,飞絮谢思萦。
雨浃浮光上,吹暄逸态呈。
蠹憎痕屡剔,丝繫玉防倾。
爱惜消长日,从容养静萌。
荷风熏晚绿,蕉雾洒孤荣。
叶叶容迟上,亭亭有独擎。
艰难出畏景,珍重享西清。
紫葆光初透,珠胎润巳滢。
竹枝留上番,梅影剪疏横。
专气邀金液,丰仁长玉婴。
星榆方历历,云朵遂盈盈。
土德先推王,冰心亦保贞。
有时浴紫水,终不炫丹猩。
香外幽难似,薰馀静不撄。
肃然登鼻观,嗒尔偃心旌。
龙腊痴谁妒,薝葡逸未平。
霄空霜一色,天迥月三更。
倦赏愁寒夕,邀欢暂晚晴。
袂辞歧路把,目厌满堂成。
桂酿聊孤酌,莼丝小佐羹。
催开辞羯鼓,过访待缑笙。
巳事开三径,端居爱九名。
同床犹各梦,顾影易魂惊。
身后从冰雪,魂归返日精。
摧芳宁问落,涤月不辞烹。
君意如相念,殷勤访夕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菊花的赞美与思考。选择芳香的菊花,恰好适合隐秘的美,经历一整年才得以感受到秋天的情感。嫩苗在春天生长得很弱,心中微微的露水承载着轻柔的情感。莺鸟啼叫,却无法唤醒梦中的思绪,飞舞的柳絮让思念缠绕。细雨滋润着浮光,温暖的风轻轻吹拂,展现出优雅的姿态。虫子厌恶留下的痕迹,细丝缠绕着玉器以防倾覆。珍惜每一个消逝的日子,从容地培养内心的宁静。荷花的清风熏染着晚绿,蕉叶的雾气洒落在孤独的荣耀上。每一片叶子慢慢向上生长,挺拔地独自支撑。艰难的环境中,仍要珍惜西方的清气。紫色的花瓣微微透出光芒,珠胎的露水使其光泽润泽。竹枝留存着以前的情谊,梅影在疏朗的横影中剪影。专心邀约金色的酒液,丰厚仁爱如玉般的婴儿。星星与榆树交相辉映,云朵也随之盈盈而上。土德最先推崇王者,冰冷的心也保持着贞洁。有时沐浴在紫色的水中,终究不显露出红艳的色彩。幽静的香气难以寻找,余香静默也不愿意去打扰。肃然站立观赏,心中的旗帜轻轻摇动。龙腊痴迷的又有谁在嫉妒,葡萄的逸趣仍未平息。天空空旷霜色相融,天边的月亮正值三更。倦怠的赏玩令人愁苦寒冷的黄昏,邀请欢聚却只能暂时享受晚晴。衣袂告别了那条歧路,目光厌倦了满堂的成就。桂酒聊可独酌,莼丝小小地佐着羹。催促着辞去鼓声,前去拜访等待的缑笙。事情已然开启三条小径,端坐欣赏九个名号。同床共梦却各自思念,回首影子容易让人惊讶。身后跟随的是冰雪,心灵归还于朝阳的精华。摧残芳香也不问落花,洗净月光不愿意离去。君子的心意如同相念,殷勤地来探访晚上的菊花。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字而立,号湘庐。他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诗人和政治家,代表了当时的士人风范,诗歌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为题材,融入自己的哲思。
《咏菊答须竹》创作于王夫之晚年,时值清初,作者感叹斗争与生存的艰辛,表现了他对菊花的独特理解与热爱,象征着坚韧的品格与清高的气节。诗中不仅描绘了菊花的外在美,更蕴含了对内心宁静和高洁情操的追求。
《咏菊答须竹》是王夫之对菊花的深情咏叹,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菊花的生长过程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菊花作为秋天的代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尤其是在风雨交加的时节,它依然绽放出独特的美丽,彰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从首句“选芳宜隐秀”开始,诗人便设定了菊花的特质:隐秘而秀丽,强调了菊花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接下来,诗人用“苗浅春滋弱”描绘了菊花在春天的脆弱,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存。随着季节的推移,诗人感受到秋天的浓郁情感,回忆起春天的生长与生命的轮回,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
诗中还有许多细腻的意象,如“雨浃浮光上,吹暄逸态呈”,展现出菊花在细雨中轻舞的优美姿态。通过雨与风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最后,诗人以“君意如相念,殷勤访夕英”作结,表达了对菊花的深厚情感与期盼,折射出人际之间的珍贵情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展现出王夫之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自然的热爱,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时间、内心情感的思考。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啼莺”代表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雨浃浮光上,吹暄逸态呈”描绘了__的优雅姿态。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菊花的冷漠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