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04
减字木兰花 题分春馆爱莲图
作者: 陈永正
幽华倾翠。漫渍词仙新旧泪。
未肯留香。解语何曾解断肠。
红凋千片。只影横塘谁梦见。
残夜披图。长忆凄凉静志居。
这首诗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开头提到幽雅的花瓣倾斜,仿佛沾染了词仙的泪水。接着表达了不愿遗留香气的情感,问道:那些解语的花朵,何曾能解我心中的断肠之痛?红色的花瓣凋落得如千片般无力,孤影在塘边,无人梦见。最后,夜深人静时,披上画卷,长久忆起那份凄凉和宁谧的志向。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样,擅长将传统意象与现代情感结合,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春夜,诗人在观看一幅描绘荷花的画作时,感受到荷花的美丽与自身情感的交织,借此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思考。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诗中“幽华倾翠”一句,首先以美丽的景物引入,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优雅的意境;而“漫渍词仙新旧泪”则将情感升华,暗示诗人在感受美的同时,心中也满溢着旧日的思念与伤感。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花的描写,又有对内心情感的反思,形成一种美与哀的对比,令人深思。
此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解语何曾解断肠”一句,既是对花的感叹,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探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在意境上也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令人感到深沉而隽永,反映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如“幽华”比喻花的美丽)和拟人(如“解语”形容花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美与哀的主题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宁静的自省。
诗词测试:
诗中“幽华倾翠”指的是:
A. 花的姿态
B. 水的流动
C. 风的声音
D. 诗人的情感
“解语何曾解断肠”中的“解语”是指:
A. 讲述故事
B. 理解心情
C. 花的言语
D. 道出真理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爱情的甜蜜
B. 美好与孤独的反思
C. 友谊的珍贵
D. 生命的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