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再游西城》

时间: 2025-07-12 13:20:57

诗句

柳条破眼已堪攀,鹭下城隅水一湾。

後日重来寒食近,杏花林外见青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20:57

原文展示:

柳条破眼已堪攀,鹭下城隅水一湾。
後日重来寒食近,杏花林外见青山。

白话文翻译:

柳条已经抽出新芽,可以攀折了,白鹭在城角的水湾里轻轻下落。等到寒食节快到了,我再来这里,杏花林外的青山依旧可见。

注释:

  • 柳条:柳树的枝条,春天新长出的柳条。
  • 破眼:指柳条刚刚发芽的嫩芽,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 鹭下:白鹭鸟的降落,表现出自然的宁静。
  • 城隅:城墙的角落,指的是城市的边缘。
  •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两天,祭祀祖先、扫墓的日子。
  • 杏花林:指杏树开花的树林,象征春天的到来。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恒久。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因忠心辅佐晋国而被国君误杀。后人为了纪念他而设立寒食节。在这个节日,传统上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以示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字承天,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季,诗人再次游览西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再游西城》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西城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开篇以“柳条破眼已堪攀”引入,展现了春天的到来,柳树的新芽仿佛在邀请人们去触碰,生机勃勃。接着“鹭下城隅水一湾”,通过描绘白鹭在水边的优雅身姿,带出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美。后两句“後日重来寒食近,杏花林外见青山”,则使得整首诗更具时空感,诗人期待再游西城的情景,寒食节的即将到来更增添了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与对自然的眷恋。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条破眼已堪攀:描绘春天,柳树的新芽已经长出,适合攀折,象征生命的复苏。
    • 鹭下城隅水一湾:白鹭在水边轻轻降落,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景。
    • 後日重来寒食近:诗人计划在寒食节前再次来到此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杏花林外见青山:杏花即将盛开,青山在远处隐现,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生长比作春天的到来,生动形象。
    • 拟人:柳条“堪攀”赋予了生命的感觉。
    • 对仗:上下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柳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白鹭:象征优雅与宁静,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杏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力。
  • 青山:象征恒久与稳定,代表了对自然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 A. 介子推
    • B. 屈原
    • C. 李白
    • D. 杜甫
  2. “柳条破眼已堪攀”中“破眼”指的是什么?

    • A. 柳树的根
    • B. 柳树的嫩芽
    • C. 柳树的花
    • D. 柳树的果实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 A. 青山、白鹭
    • B. 秋风、落叶
    • C. 冬雪、梅花
    • D. 夏雨、荷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忆李白》:王维
  • 《清明》:杜甫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再游西城》与王维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但贺铸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维则更突出人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贺铸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濠 有赠二首 其二 孔子旧宅 再至史局 春日郊行杂咏 其一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一 陈简讨献章 晚酌 哭梁公实 其九 与同年话别 早行二首 其一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贤勇 鼠尾 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护坦 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啀啀 包含浴的词语有哪些 自是不彰 食甘寝宁 中子星 頁字旁的字 纲挈目张 采字头的字 弋字旁的字 无立足之地 朱衣点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