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崔朝请通判徐州》

时间: 2025-07-29 23:15:29

诗句

与君仍世接游从,造次相敦德义中。

善继家声名你子,不追时好古人风。

流光岂受垂绳系,妙道才容一線通。

待得铃斋民讼简,更将此理问庞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15:29

原文展示

送崔朝请通判徐州
作者:韩维 〔宋代〕

与君仍世接游从,
造次相敦德义中。
善继家声名你子,
不追时好古人风。
流光岂受垂绳系,
妙道才容一线通。
待得铃斋民讼简,
更将此理问庞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与你仍然在世间交游,
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要相互敦厚德义。
你善于继承家声与名声,
不追逐时势,而是向古人学习风范。
流光难道会被绳索所束缚?
高妙的道理只需一线相通。
等到铃斋的民事诉讼简便了,
我还要向庞公请教这个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崔朝请:指崔某(崔朝请)即将出任徐州通判。
  • 游从:交游、往来。
  • 造次:匆忙、急促。
  • 敦德义:强调道德和义理。
  • 善继:擅长于继承。
  • 家声名:家庭的声誉和名声。
  • 流光:光阴、时间的流逝。
  • 垂绳系:比喻被束缚或限制。
  • 妙道:深奥的道理。
  • 铃斋:指某个地方或人的书房。
  • 民讼简:民事诉讼的简化。

典故解析

  • 庞公:指庞涓,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常与法律和治国理政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士人的隐逸生活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道德、名声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韩维送别崔朝请赴任徐州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道德的推崇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崔朝请的深切祝福和对传统道德的认同。开篇两句通过“游从”和“敦德义”展示了诗人与崔朝请的深厚情谊,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修养与义理的交流,即使在匆忙中也要重视友谊和道义。接下来的两句则表明崔朝请在继承家声和名声方面的优良品质,诗人鼓励他不应盲目追求当下的风尚,而应学习古人的风范,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对时间和智慧的思考。流光难以被束缚,意味着时间是无法停留的,而真正的智慧只需一线之隔,隐含了对追求真理的渴望。结尾的“待得铃斋民讼简”则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向往,希望未来能够有更为简单公正的法律制度,并以庞公为典范,寻求治国理政的智慧。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韩维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君仍世接游从:表达了与朋友崔朝请依旧保持联系与交往的愿望。
  2. 造次相敦德义中:即使在匆忙之间也要相互劝勉,重视道德与义理。
  3. 善继家声名你子:崔朝请擅长于继承家族的声誉与名声。
  4. 不追时好古人风:希望崔朝请不追逐时尚,而是学习古人的风范。
  5. 流光岂受垂绳系:时间的流逝不会因为人为的束缚而停止。
  6. 妙道才容一线通:真正的道理只需一线相通即可理解。
  7. 待得铃斋民讼简:期待未来铃斋的民事诉讼能够更加简便。
  8. 更将此理问庞公:希望能向庞公请教治国理政的道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造次相敦德义中”与“善继家声名你子”,展现了对称之美。
  • 比喻:时间如流光,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流逝的迅速。
  • 反问:通过“岂受垂绳系”强调时间的自由与不可阻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 德义:代表道德与义理,是古代士人所推崇的价值观。
  • 流光: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铃斋:象征理想中的治国环境,期望能有更加公正的法律制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流光”主要指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光明的照耀
    • C. 人生的经历
    • D. 未来的希望
  2. 韩维希望崔朝请能够:

    • A. 追求时尚
    • B. 学习古人的风范
    • C. 忘记家族的声誉
    • D. 迅速取得权力
  3. “更将此理问庞公”中的“庞公”指的是:

    • A. 一个著名的诗人
    • B. 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 C. 一位文学家
    • D. 一个神话人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崔朝请通判徐州》同为送别诗,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伤感,而韩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与传统道德的赞美。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典诗词选》
  3. 《韩维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长安诸寺联句。长乐坊安国寺。题璘公院 游长安诸寺联句。长乐坊安国寺。穗柏联句 游长安诸寺联句。长乐坊安国寺。红楼联句(隐侯体) 游长安诸寺联句。靖恭坊大兴善寺。圣柱联句 游长安诸寺联句。靖恭坊大兴善寺。蛤像联二十字绝句 游长安诸寺联句。靖恭坊大兴善寺。老松青桐联二…绝句 游长安诸寺联句。永安坊永寿寺。闲中好 游长安诸寺联句。常乐坊赵景公寺。吴画联句 折杨柳七首(第一、二、四首一作王贞白诗) 寄温飞卿笺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默愧 鼻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破竹 举首戴目 恭而敬之 鞔韑 厄字旁的字 祲祥 走之旁的字 库收 同字框的字 心有鸿鹄 三年之艾 责结尾的成语 包含宋的词语有哪些 啮血为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