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雪》

时间: 2025-05-23 01:23:16

诗句

腊日频年未尝雪,今春雪与腊俱来。

暖归白傅金蕉叶,寒逼温郎玉镜台。

几处欢声动丝竹,一番佳思近离堆。

新诗不以寻梅见,万里丰登气已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23:16

原文展示:

腊日频年未尝雪,今春雪与腊俱来。
暖归白傅金蕉叶,寒逼温郎玉镜台。
几处欢声动丝竹,一番佳思近离堆。
新诗不以寻梅见,万里丰登气已回。

白话文翻译:

往年腊月的日子里从未下过雪,今年春天的雪与腊月的雪同时降临。温暖的春风轻抚着金色的蕉叶,寒冷的空气逼近温暖的郎君与玉镜台。几处传来欢声笑语,丝竹乐声响起,一番美好的情思在离堆中蔓延。新诗不必去寻梅花的身影,万里丰收的气息已经回荡在空中。

注释:

  • 腊日:指农历腊月的日子。
  • 白傅:白色的覆盖物,这里指春雪覆盖的情景。
  • 金蕉叶:指金色的蕉树叶,象征春天的生机。
  • 温郎:温暖的君子,指春天的温情。
  • 丝竹:泛指乐器,这里指音乐。
  • 离堆:离别的地方,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新诗:指新的诗歌创作,表达对新事物的追求。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音乐声,反映了诗人对冬春交替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时节更替带来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景纯,号清隐,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以清丽婉约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细腻,常用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恰逢腊月和春天交替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与情感,记录了当时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次韵雪》是一首描绘冬春交替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腊月和春天的雪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开篇提到腊月不曾下雪,今春却与腊雪同时到来,显现了不寻常的景象。这种反常的天气,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又唤起了对冬天的回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春风的温暖与寒冷的交织,金蕉叶与玉镜台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春暖花开的气息。尤其“几处欢声动丝竹”,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欢乐气氛,更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音乐声与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新诗不以寻梅见,万里丰登气已回”,显示了诗人的情怀与追求。新诗不必去寻觅梅花的芳香,丰收的气息已经在空气中回荡,表现出对新生活的期待与信心。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日频年未尝雪:往年腊月从未下过雪,强调了天气的异常。
  • 今春雪与腊俱来:今年春天却和腊月的雪同时降临,形成鲜明对比。
  • 暖归白傅金蕉叶: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金色的蕉叶,象征春天的温暖。
  • 寒逼温郎玉镜台:寒冷的气候逼近温暖的环境,暗示着人们的内心感受。
  • 几处欢声动丝竹:几处的欢声笑语传来,音乐声伴随春天的气息。
  • 一番佳思近离堆: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绪与情感变得更加浓厚。
  • 新诗不以寻梅见:新的诗歌创作不再依赖于梅花的出现。
  • 万里丰登气已回:丰收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空气中,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腊月与春天的雪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比喻:金蕉叶、玉镜台等意象生动形象,传达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 拟人:将春风与温暖联系在一起,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感受,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传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腊日:象征寒冷与等待。
  • :象征纯洁与变化。
  • 金蕉叶:象征生机与希望。
  • 丝竹乐声:象征欢乐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腊月的雪
    • B. 春天的暖风
    • C. 金蕉叶
    • D. 以上都是
  2. “几处欢声动丝竹”中的“丝竹”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
    • B. 乐器
    • C. 花卉
    • D. 风景
  3. 诗中提到的“新诗”主要指什么?

    • A. 新的诗歌创作
    • B. 梅花的诗歌
    • C. 冬天的诗歌
    • D. 古诗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次韵雪》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清晨与生机,而《次韵雪》则强调了冬春交替的独特气氛。
  • 《梅花》通过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次韵雪》的温暖与希望形成互补,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 其十二 景祐祭文宣王庙六首 初献升降用《同安》。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五 南宁府三首 其二 步韵答章恂斋孝廉 其二 绝句 秋胡行四首 其一 梅雪四律代张翚徐术陆平沈廉赋 其四 一月之间惠武夷茶者三至口占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物尽其用 闹漕 爱鹤失众 肀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舒惨 诚惶诚恐 亠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潜化 偶年 口字旁的字 酆都城 避祸求福 看文老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