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荫绿围红》

时间: 2025-04-26 23:30:14

诗句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0:14

原文展示

点绛唇·荫绿围红
冯延巳 〔唐代〕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桃源景象,绿树环绕着红花,仿佛梦中的琼家住在桃花源。画桥横跨路面,双朱色的门面临着水边。柳树成荫的小路延伸至情感浓厚之处。她微微皱眉不语,心中的思念借着风中的絮状物,飘向远方的爱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树木遮蔽的阴影。
  • 琼家:指美丽的家,带有仙境的意味。
  • 双朱户:朱色的门,象征着热情和生机。
  • 柳径:柳树成行的小路。
  • 关情处:指情感深厚之地。
  • :微微皱眉,表现出忧愁的神态。
  • 风絮:指随风飘动的柳絮,象征着思念和柔情。

典故解析: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人间仙境,恬静而美好。此处用以形容梦中的家园,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是唐代著名的词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以细腻的词风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词多描绘爱情和自然景色,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唐时期,背景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追求。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通过这样的意境表达内心的渴望与情感。

诗歌鉴赏

《点绛唇·荫绿围红》是一首典型的词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美的深刻理解。词的开头通过“荫绿围红”描绘出一幅春日的桃源图景,传达出一种温暖而恬静的气氛。色彩的对比“绿”和“红”不仅美观,也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情感的炽热。

接着,词人通过“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进一步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桥与水的结合给人以灵动感,朱色的门则令人感受到热情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而后“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更是引导读者走入了情感的深处。柳树象征着柔情与思念,行至此处,仿佛已进入了情感的核心。

最后一句“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微皱的眉头与不语的状态,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思念之情如同随风飘散的柳絮,轻柔而无力,却又真实而深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爱情与生活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荫绿围红:描绘出春日的景色,绿树环绕着红花,生机勃勃。
  2. 梦琼家在桃源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桃源是理想中的乐土。
  3. 画桥当路:桥的存在给场景增添了动感,象征着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
  4. 临水双朱户:水边的朱色门代表热情与生命力。
  5. 柳径春深:春意浓厚的柳树小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6. 行到关情处:走到情感的核心,暗示着内心的思念。
  7. 颦不语:微皱眉头,不言而喻的情感表达。
  8. 意凭风絮:思念如同随风飘荡的柳絮,轻柔而无奈。
  9. 吹向郎边去:将思念寄托于风中,渴望与爱人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源比作理想中的家,象征着幸福与美好。
  • 拟人:将思念拟人化,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流动。
  • 对仗:如“荫绿围红”,“画桥当路”,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理想爱情与生活的渴望,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出一种温暖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荫绿:象征生命、希望与春天的活力。
  • :代表热情与爱情。
  • 桃源:理想中的美好生活,是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象征柔情和思念,带有忧愁的色彩。
  • 风絮:代表思念与流动的情感,轻柔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荫绿围红”指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荫凉的山丘
    • B. 春天的花园
    • C. 秋天的树林
    • D. 冬天的雪原
  2. “双朱户”暗示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热情
    • C. 冷漠
    • D. 疲惫
  3. 词中的“颦不语”表现了什么情感状态?

    • A. 高兴
    • B. 沮丧
    • C. 思念
    • D. 疲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为特点。
  • 温庭筠《梦江南》:描绘了爱情与自然的和谐,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冯延巳《点绛唇·荫绿围红》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表达爱情,但冯延巳更倾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内心的情感起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冯延巳研究》

以上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点绛唇·荫绿围红》,并在学习古诗词方面取得进步。

相关查询

送刘詹事赴寿州 送郑尚书赴兴元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十六 送丁端公赴河阴 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 杏溪十首 莲塘 寄不疑上人 送陟遐上人游天台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善法堂 禾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千里不绝 耳字旁的字 古貌古心 包含舞的词语有哪些 千门万户 龙字旁的字 自刽以下 佛戾 丹顶 货资 佛影蔬 七男八婿 包含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