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8:58
原文展示:
题刘士皆云林小画 杨士奇 〔明代〕
春雾晓初收,春山翠欲流。 林霏疑雨润,岚彩近天浮。 故里三华麓,当年一叶舟。 看图浑彷佛,虚负水亭幽。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雾气在黎明时分刚刚散去,春山的翠色仿佛要流淌下来。 树林中的雾气让人怀疑是雨水的滋润,山间的云彩似乎在天边飘浮。 故乡在三华山脚下,当年我曾乘着一叶小舟。 看着这幅画,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却徒然辜负了那水亭的幽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他是明代著名的“三杨”之一,与杨荣、杨溥并称。杨士奇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为刘士皆的一幅云林小画所作的题诗。诗中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对春雾、春山、林霏、岚彩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中“春山翠欲流”一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山的翠绿欲滴。“林霏疑雨润”和“岚彩近天浮”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通过对故乡和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情感深沉而含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故乡、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情感深沉而含蓄。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春山翠欲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林霏疑雨润”一句中的“疑”字表达了什么? A. 怀疑 B. 仿佛 C. 确定 答案:B
诗中“故里三华麓”一句提到了什么? A. 故乡 B. 三华山 C. 水亭 答案:A
诗中“看图浑彷佛”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 B. 不满 C. 惊讶 答案:A
诗中“虚负水亭幽”一句中的“虚负”表达了什么? A. 辜负 B. 实际 C. 虚假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