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2: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05:39
原文展示:
送张鸣玉赣州知府 杨士奇 〔明代〕 北阙捧恩荣,西江戒驿程。 悠悠驱五马,冉冉度双旌。 政得虔人爱,心如赣水清。 崆峒千丈碧,应勒使君名。
白话文翻译:
在北阙接受恩荣,向西江启程时告诫自己。 悠然地驱赶着五马,缓缓地穿越双旌。 政绩赢得了虔诚人民的爱戴,心境如赣水般清澈。 崆峒山高耸入云,碧绿千丈,应当刻下使君的名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他历仕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四朝,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杨士奇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著称,尤以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为送别张鸣玉赴任赣州知府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张鸣玉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在赣州能够政绩卓著,赢得民心,同时留下美好的名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张鸣玉赴任赣州知府的祝福和期望。首联“北阙捧恩荣,西江戒驿程”,既展现了张鸣玉接受朝廷恩荣的荣耀,又隐含了对他在旅途中自我约束的期望。颔联“悠悠驱五马,冉冉度双旌”,通过“悠悠”和“冉冉”两个形容词,描绘了张鸣玉从容不迫的行进姿态,象征其稳重和从容的为官态度。颈联“政得虔人爱,心如赣水清”,直接表达了对张鸣玉政绩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赢得民心,同时保持清廉的心境。尾联“崆峒千丈碧,应勒使君名”,以崆峒山的高远和碧绿,象征张鸣玉的政绩和高尚品德,期望他的名声能够永垂不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祝福,通过对张鸣玉赴任赣州知府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在赣州政绩卓著,赢得民心,同时保持清廉的心境,留下美好的名声。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北阙”指的是什么? A. 朝廷 B. 宫殿 C. 城门 D. 市场
“悠悠驱五马”中的“五马”象征什么? A. 速度 B. 官职 C. 财富 D. 力量
“心如赣水清”中的“赣水”象征什么? A. 清澈 B. 流动 C. 深邃 D. 宽广
“崆峒千丈碧”中的“崆峒”象征什么? A. 高远 B. 碧绿 C. 坚固 D. 神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