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乞双峰山频婆果》

时间: 2025-07-28 09:40:05

诗句

我闻如来有佛眼,结子成时速寄来。

从此慈悲修广目,得争开处便争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40:05

原文展示:

我闻如来有佛眼,
结子成时速寄来。
从此慈悲修广目,
得争开处便争开。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佛祖有着能看见万物的佛眼,
当果实成熟时,迅速寄送给我。
从今往后,我发愿修炼慈悲的宽广之心,
无论在哪里有机会,我都会尽力去开启它。

注释:

  • 如来:指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意为“如实而来”。
  • 佛眼:指佛的智慧,能洞察一切。
  • 结子:指果实的形成。
  • 慈悲:一种宽容、关爱他人的心态。
  • 广目:广大的视野,象征心灵的开阔。
  • 争开:争取去开启,表示积极的态度。

典故解析:

“如来”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真理的实现与悟道的境界。佛眼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智慧,能看透一切现象。此诗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慈悲心态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体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一个崇尚佛教的时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和对内心修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理念的阐述,展现了诗人对慈悲与智慧的追求。首句提到“如来有佛眼”,引发读者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佛祖智慧的敬仰。第二句“结子成时速寄来”,不仅指果实的成熟,也隐喻着诗人对智慧与慈悲的渴望,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得到启示。接着,诗人决心“从此慈悲修广目”,展现了修行的决心与信念。最后一句“得争开处便争开”,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愿意在生活中寻求并开启慈悲的机会。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有对信仰的追求,又有对内心修行的渴望,展现了诗人融汇宗教哲学与个人情感的能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我闻如来有佛眼”——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向往。
    2. “结子成时速寄来”——象征着希望和对智慧的渴望。
    3. “从此慈悲修广目”——表达了修行慈悲心的决心。
    4. “得争开处便争开”——传达了积极主动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佛的智慧比作“佛眼”。
    • 对仗:如“结子成时”和“得争开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佛教智慧的向往与对慈悲心态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信仰和修行的决心。

意象分析:

  • 佛眼:象征智慧与洞察力,代表对真理的追求。
  • 果实:象征修行的成果,代表慈悲与智慧的成熟。
  • 慈悲:内心的宽容与关怀,体现人性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来”指的是哪位佛?

    • A. 释迦牟尼佛
    • B. 阿弥陀佛
    • C. 文殊菩萨
  2. “得争开处便争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 A. 消极
    • B. 积极
    • C. 中立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慈悲与智慧的渴望
    • C. 对权力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探讨智慧与空性。
  • 《心经》:阐述佛教的核心思想。

诗词对比

  • 朱翌的作品与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进行对比,二者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修行的追求,但朱翌更侧重于内心的修炼,王维更关注于自然景色与人情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朱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佛教文化与诗歌》:探讨佛教对中国古诗的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闻埭东卖酒鼓声哗甚 幽居 夏夜 兰亭 新凉 幽居 雨後 东岭 寓叹 霜天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禽奔兽遁 菇饭 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疾言厉色 麦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包含肉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大音希声 跃然纸上 潜伏期 风角鸟占 磕响头 立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包含桀的词语有哪些 印踪 狡兔三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