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扫花游 湖楼听曲》

时间: 2025-04-26 19:50:31

诗句

小楼霁雨,看绿渐成阴,矮帘如水。

送春去矣。

正花香酒后,絮香檐底。

料理闲愁,诉与雕梁燕子。

管弦沸。

算人在绣屏,红豆能记。

凉破云一纸。

奏细韵冷冷,晚寒罗绮。

梦游自喜。

认留仙院宇,绛霞宫里。

但识飞琼,此外不知姓氏。

曲终未。

响天风、鬓丝吹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0:31

原文展示

小楼霁雨,看绿渐成阴,矮帘如水。送春去矣。正花香酒后,絮香檐底。料理闲愁,诉与雕梁燕子。管弦沸。算人在绣屏,红豆能记。凉破云一纸。奏细韵冷冷,晚寒罗绮。梦游自喜。认留仙院宇,绛霞宫里。但识飞琼,此外不知姓氏。曲终未。响天风鬓丝吹起。

白话文翻译

在小楼里,雨过天晴,窗外的绿意渐渐浓厚,轻纱帘子像流水一样柔和。我送走了春天,此时正是花香四溢、酒意正浓的时候,檐下飘着轻柔的絮香。我整理着内心的闲愁,向雕梁上的燕子倾诉。乐声四起,仿佛有人在绣屏前,红豆似乎能记住往日的情怀。清凉的夜风透过窗纸,细致的乐韵在寒冷中回荡,晚风中罗绮轻舞。我在梦中自得其乐,认得那留仙院的院宇,绛霞宫的美丽。然而,除了认得那飞舞的琼花,其它的我却不知叫什么名字。曲子尚未结束,天风轻轻拂动我的发丝。

注释

  • 霁雨:指雨后放晴。
  • 矮帘如水:形容帘子轻薄如水,似乎将外界的景色映入室内。
  • 送春去矣:表示春天已经过去了。
  • 花香酒后:指在花香浓郁的酒宴之后。
  • 雕梁燕子:雕梁上的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游子归来。
  • 管弦沸:形容乐器声响热烈。
  • 红豆能记:红豆常用来象征相思,意指对于往事的怀念。
  • 凉破云一纸:凉风透过纸窗,带来清冷的气息。
  • 绛霞宫:指神话中的仙宫,象征美好的归宿和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约1645年—约1720年),清代诗人,字君实,号雪山,晚号云山。生于福建,曾任职于南明和清朝。其诗风清丽、含蓄,常以山水自然为题,同时融入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扫花游 湖楼听曲》创作于黄燮清的晚期,正值清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的生活相对富裕。黄燮清在游玩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感慨,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楼霁雨后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离去与内心的闲愁。开篇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绿色的阴影与轻柔的帘子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送春去矣”直接表明了对春天的依依不舍,花香酒后的意境更是让人沉醉。诗中提到的“雕梁燕子”,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在音乐声中,诗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愉悦,尽管“凉破云一纸”的冷风带来了晚寒,却并未影响其内心的宁静。结尾处,诗人用“曲终未”和“响天风鬓丝吹起”结束,留下了一种悬念,仿佛乐声未尽,余音绕梁,意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楼霁雨,看绿渐成阴:描写小楼中的景象,雨后绿意愈发浓厚。
  2. 矮帘如水:轻柔的帘子似流水般轻盈。
  3. 送春去矣:春天已经离去,表达一种惆怅。
  4. 正花香酒后,絮香檐底:在花香与酒意的缭绕下,轻柔的絮香飘散。
  5. 料理闲愁,诉与雕梁燕子:整理内心的愁绪,向燕子倾诉。
  6. 管弦沸:乐声热烈,气氛愉快。
  7. 算人在绣屏,红豆能记:人们在绣屏前,红豆象征着对往事的怀念。
  8. 凉破云一纸:凉风透过纸窗,带来一丝清凉。
  9. 奏细韵冷冷,晚寒罗绮:乐韵细腻,晚寒中罗绮轻扬。
  10. 梦游自喜:在梦中感到自得。
  11. 认留仙院宇,绛霞宫里:认得留仙院的美丽,象征理想的归宿。
  12. 但识飞琼,此外不知姓氏:只认得飞琼花,其他的却不知。
  13. 曲终未,响天风鬓丝吹起:曲子未结束,清风轻拂发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矮帘如水”,将帘子比作流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送春去矣”,春天被赋予了离去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多有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有淡淡的伤感,但更显出一种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楼:象征安逸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霁雨:象征洗净与清新,寓意新的开始。
  • 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归属感。
  • 红豆:象征相思与怀念。
  • 绛霞宫:象征理想与梦幻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矮帘如水”形容的是: A. 轻盈 B. 沉重 C. 干燥
  2. “红豆能记”中的红豆象征什么? A. 相思 B. 友情 C. 家乡
  3. 诗人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快乐 C. 平静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欧阳修《蝶恋花》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黄燮清的《扫花游 湖楼听曲》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但黄燮清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乐音的渲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燮清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扫花游 湖楼听曲》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 青玉案 其四 青玉案(徐侍郎生辰) 青玉案·上元佳致真堪看 青玉案 茉莉花 青玉案 青玉案 沈家姬卯娘善度曲戏咏卯字 青玉案 青玉案 青玉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涓滴不漏 鼠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循声附会 尊行 刳肝沥胆 口字旁的字 远海 陈词 包含无的成语 河海大学 顾虑重重 鼻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庸耳俗目 八音迭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