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大佛寺见如来佛像有感》

时间: 2025-07-27 11:25:06

诗句

为天入地漫相猜,万古圣凡总一骸。

孽海茫茫谁得渡,莲台闲煞佛如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5:06

原文展示:

游大佛寺见如来佛像有感
作者: 马文炜 〔清代〕

为天入地漫相猜,
万古圣凡总一骸。
孽海茫茫谁得渡,
莲台闲煞佛如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天与地之间,众人无休止地猜测和揣摩,
古往今来的圣人和凡人都归于一具尸骸。
茫茫孽海中,谁能得以渡过?
莲台之上,佛陀显得悠闲自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为天入地:形容人在天与地之间无所不知的猜测和疑惑。
  • 漫相猜:随意地进行猜测。
  • 万古:指古往今来。
  • 圣凡:指圣人和凡人。
  • :指尸体,象征生命的消亡。
  • 孽海:比喻罪恶的深渊或烦恼的海洋。
  • 莲台:莲花的座位,象征佛的高尚与超脱。
  • 闲煞:形容佛陀的安闲自在。

典故解析:

  • “孽海”与佛教的因果法则有关,强调人们在世间的罪过和烦恼。
  • “莲台”是佛教中佛的象征,代表清净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文炜,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览大佛寺时,作者在见到如来佛像的瞬间产生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意义和佛教哲理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览大佛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信仰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为天入地漫相猜,万古圣凡总一骸”,描绘了人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知。人们在世俗生活中不断猜测、追求真理,却最终只能面对生命的终结与虚无。接下来的“孽海茫茫谁得渡”,则反映出对人生苦难与超脱的渴望,表达了对佛教哲理中解脱与救赎的追寻。

最后一句“莲台闲煞佛如来”,通过描绘佛陀的悠闲自得,传达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宁静与智慧。整个诗篇将人生的苦恼与佛教的智慧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死和信仰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对佛法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天入地漫相猜:人们在天与地之间无尽地进行猜测,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 万古圣凡总一骸: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最终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 孽海茫茫谁得渡:在罪恶的海洋中,谁能找到解脱的道路?
  • 莲台闲煞佛如来:佛陀坐在洁净的莲台上,显得无比安闲,象征着超脱与智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古圣凡”和“孽海茫茫”,形成对比,引发思考。
  • 比喻:将人生的苦难比作“孽海”,形象而深刻。
  • 象征:莲台象征佛教的教义和超脱。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超脱的追求,展现了佛教哲理中对生命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与地:象征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
  • 圣凡:代表人类的两种状态,反映出对人性和灵魂的思考。
  • 孽海:象征人生中的罪恶与痛苦。
  • 莲台:代表佛的智慧与超脱,象征信仰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孽海”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境界
    B. 罪恶的深渊
    C. 自然的海洋
    D. 佛教的教义

  2. 诗的最后一句“莲台闲煞佛如来”表达了什么?
    A. 佛陀的忙碌
    B. 佛陀的安闲与智慧
    C. 佛教的复杂
    D. 人生的困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探讨了人生的苦难与孤独,与马文炜的《游大佛寺见如来佛像有感》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共鸣,均流露出对人生的沉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佛教哲学与中国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刘逊子架阁饷江茶 夜梦至何许岩壑深窈石上苔痕隐起如小篆有僧 题甘露寺中峰 出居十六咏·入山林处 山居十首 暑不杂兴 观梅 次韵费司法 又和晦翁棹歌 其八 道中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放歌纵酒 振笔疾书 日不移影 缸管 包含肌的词语有哪些 火上加油 心细如发 屈打成招 金银山 亅字旁的字 间见层出 黹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实物工资 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