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李俌》

时间: 2025-07-28 10:07:29

诗句

挂却衣冠披薜荔,世人应是笑狂愚。

年来渐觉髭须黑,欲寄松花君用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07:29

原文展示:

挂却衣冠披薜荔,
世人应是笑狂愚。
年来渐觉髭须黑,
欲寄松花君用无。

白话文翻译:

脱去衣服和帽子,披上蔓生的荆棘,
世人应该会笑我这狂妄和愚笨。
年岁渐渐过去,发现自己的胡须开始变黑,
想要寄送松花给你,不知是否还有机会?

注释:

  • 挂却:脱去,放下。
  • 衣冠:指衣服和帽子,古代的正装。
  • 薜荔:一种植物,常见于山野,象征自然和隐逸。
  • 世人:世俗的人,指一般人。
  • 狂愚:狂妄和愚笨,这里指作者自嘲。
  • 年来渐觉:逐年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
  • 髭须黑:这里的“黑”指胡须的颜色,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
  • 松花:松树的花,象征清高和坚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松花”常常与坚贞、高洁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常以松树象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诗人通过寄松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我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商,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详细记载,作品多以闲适、自然、隐逸见长。他的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朋友的思念,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俌在外求仕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现实的逃避与自我反省的态度。

诗歌鉴赏:

《寄李俌》是刘商以简练的笔触抒发情感的佳作。开篇“挂却衣冠披薜荔”,诗人抛开世俗的衣服,选择与自然为伴,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隐逸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和不羁,似乎在对抗世俗的压力。接下来的“世人应是笑狂愚”,则是诗人的自嘲,承认在世人眼中这种选择显得不合时宜,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坚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到自己“髭须黑”,年华渐逝,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让人感到一丝惆怅。最后一句“欲寄松花君用无”,不仅是对友人的挂念,更是对自己理想和追求的寄托。松花的意象在这里既是寄托情感的媒介,也是对高洁志向的象征。整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挂却衣冠披薜荔:作者选择放弃世俗的束缚,亲近自然。
  2. 世人应是笑狂愚:自嘲他人会笑他这一选择,表现出对世俗眼光的无所谓。
  3. 年来渐觉髭须黑:随着时间流逝,意识到年纪在增长,生活的负担逐渐加重。
  4. 欲寄松花君用无:想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松花上,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花作为情感的寄托,象征志向。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冠:象征世俗与束缚。
  • 薜荔:象征自然与自由。
  • 松花:象征高洁与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挂却衣冠”的意思是: A. 穿上衣服
    B. 脱去衣服
    C. 买衣服
    D. 设计衣服

  2. “欲寄松花君用无”中“松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志向与理想
    C. 愤怒
    D. 友谊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与刘商的隐逸思想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意境,而刘商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与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项使君季约二首 其一 又和喜雨四首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有感 送汤伯纪归番易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叙伦五言二十首 题方海丰诗卷 敖器之宅子落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初衷 一鞭一条痕 走开头的成语 白昼见鬼 乚字旁的字 进取 寸字旁的字 欢忭鼓舞 无心之过 面字旁的字 众毒 笑课 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断鹤续凫 子字旁的字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