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9:18
唐多令(城归泊湖山)
倦枕寄渔乡。篷低被怯霜。月窥人多少思量。自是欲眠眠不稳,禁听得雁声双。和梦早催行。归来梅竹窗。小柴门分破闲忙。翻笑白云飞不定,谙得静憩诗床。
在疲惫的枕头上寄居在渔乡,船篷低矮让我对霜寒感到畏惧。明月在窗前照耀,不知有多少思绪在我心中徘徊。虽然想要入睡,却总是难以安稳,耳边却传来双雁的哀鸣,催促着我早早启程。归来时,透过梅竹窗户看到小柴门,分开了繁忙的日常。看到白云在空中自由飞翔,不禁笑出声来,心里明白,在这静谧的诗床上,我可以安心休憩。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为人所知。他的诗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归乡的旅途中,描述了归家的途中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对生活的思索。
《唐多令(城归泊湖山)》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归乡途中复杂的心境。整首词以“倦枕寄渔乡”开篇,立刻引发读者对作者身处的环境的好奇与思考。词中描绘的渔乡生活,给人以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感觉。船篷低矮,似乎压迫着作者的心灵,霜寒的来临增加了对归家的渴望。
明月的照耀下,作者内心的思虑也随之浮现,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在“欲眠眠不稳,禁听得雁声双”中,雁声成为了催促归程的象征,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思乡情怀的体现。作者在这种纠结的情绪中,寻找着内心的宁静。
最后,归到梅竹窗下,看到小柴门,作者不禁笑出声来,象征着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白云的飞舞不仅是对自由的向往,更是对生活的感悟与释然。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归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唐多令(城归泊湖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倦枕”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月窥人多少思量”中的“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