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6:09
感怀
王之球 〔清代〕
懒性从今惯,愁颜隔岁生。
百年能有几,一事浑无成。
望日怀君国,摊书忆父兄。
记存金石语,谁悉此中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国亲人的思念。作者感到懒散的性情已经养成,愁苦的面容在岁月中愈加明显。人生百年能有多少,自己却一事无成。每天看着日出,怀念着故国的朋友,翻开书本,又想起了父兄的音容。记忆中珍藏的金石文字,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情感呢?
在诗中,“金石语”常用于指代古人留下的文字和典籍,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记忆的深远。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亲情的感怀。
作者介绍:王之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感怀为主,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交织,使得作者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亲友的思念,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挣扎。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乡情和个人的无奈。开篇用“懒性从今惯”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沉态度,紧接着“愁颜隔岁生”则把个人的情感与岁月的流逝联系在一起,愁苦似乎在时间中愈加加深。诗中描绘的情感从个人的无作为逐渐转向对故国和亲人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转变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内心冲突。
作者在“望日怀君国”中提到对故国的思念,日出象征着新的开始,却也唤起对过去的怀念。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谁悉此中情”则是对理解者的呼唤,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懒散与未成就的叹息,表达了对故国与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孤独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百年能有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人生的感叹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爱情的回忆
d) 对故国的怀念
“摊书忆父兄”中的“摊书”指的是什么?
a) 看书
b) 翻开书本
c) 写书
d) 书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