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0:35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王安石
宜春城郭绕楼台,
想见登临把一杯。
湿湿岭云生竹箘,
冥冥江两熟杨梅。
政成定入邦人咏,
诗就还随驿使来。
错莫风沙愁病眼,
不知何日为君开。
这首诗描写的是宜春城的美景,诗人想象在高楼上登临时举杯畅饮。湿润的山岭上,云雾缭绕,竹子摇曳;远处江边的杨梅已成熟。政事已成,诗歌也将随驿使传达给你。希望风沙不要使你心生忧愁,不知道何时能为你再次登高而作。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所倡导的“新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王安石的诗风清新,内容多描写政治、社会与自然。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在任袁州(今江西宜春)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政治理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王安石的《寄袁州曹伯玉使君》是一首充满浓郁人情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宜春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的结合。首联“宜春城郭绕楼台”,既点明了地理位置,又引出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在第二句中,诗人通过“想见登临把一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渴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湿湿岭云生竹箘,冥冥江两熟杨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这里的“湿湿”与“冥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特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政治层面,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的关心,“政成定入邦人咏”,显示出他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感。最后,带有忧虑的“错莫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一语,显示了对友人健康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无奈与期盼。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体现了王安石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宜春”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西
B. 浙江
C. 湖南
答案:A
“湿湿岭云生竹箘”中的“湿湿”主要形容什么?
A. 天气
B. 地面
C. 山岭
答案:C
诗中表达了对哪位友人的思念?
A. 曹伯玉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