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4:35
江南李后主梦观世音像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补陀岩中大慈圣,
沧浪石上观生死。
南州麽圣师子王,
感梦白衣施无畏。
梦回洒笔具光相,
照镜还与我面同。
当时若会照镜句,
放下江南作闲客。
在补陀岩中,慈悲的圣者静坐,
在沧浪石上,观音菩萨看透生死。
南方的圣师如狮子般威猛,
让我在梦中得见白衣观音,赐予我无畏。
梦醒时分,洒下笔墨,仿佛光辉闪烁,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与她的面容相同。
如果那时能理解“照镜”之句,
我便放下江南,做个悠闲的客人。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见长,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生命、死亡的思考,以及对佛教的理解和信仰。在生活的困扰中,他寻求精神寄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融合了佛教哲学和个人情感,以梦境为线索,描绘了黄庭坚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与向往。开篇通过补陀岩和沧浪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圣的氛围,强调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第二联的“南州麽圣师子王”则突出了南方圣人的威严,进一步升华了诗的主题。
在梦中,白衣观音的出现让诗人感受到无畏的力量,体现了他对超脱生死的渴望与追求。梦醒时分,洒下的笔墨与光辉相映,仿佛是自我反省的瞬间,让他意识到内心的光明与宁静。最后,诗人以“放下江南作闲客”作结,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放下与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江南李后主梦观世音像赞》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黄庭坚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大慈圣”指的是哪位菩萨?
A. 文殊菩萨
B. 观世音菩萨
C. 地藏菩萨
D. 弥勒菩萨
诗中梦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追求财富
C. 超脱生死
D. 社会责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江南李后主梦观世音像赞》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