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7:03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
作者: 李林甫 〔唐代〕
东幸从人望,西巡顺物回。
云收二华出,天转五星来。
十月农初罢,三驱礼复开。
更看琼岳上,佳气接神台。
这首诗描写了皇帝巡幸的盛况,诗人以自然景象和农事时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兴旺与和谐的感慨。东巡时,人民的期望随之而来;西巡时,万物也随之回复生机。云彩散去,华丽的景象再现,天上星辰也随着变化而来。十月农事已结束,三驾马车的礼仪又恢复了。再看看琼岳之上,佳气与神台相接,景色更显美好。
此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对皇帝巡幸的描写,反映了唐代皇帝与人民的关系。唐代是一个盛世,皇帝的巡幸不仅是政治活动,也是展示国力与民心的方式。
李林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曾任宰相,其诗风豪放,擅长运用自然景象来反映政治与社会。
这首诗是应皇帝之命而作,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诗人在创作时受到国势昌盛、人民安乐的情绪感染。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以自然景象和农事时节为背景,展示了皇帝巡幸的盛况,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诗中的“东幸”和“西巡”,不仅是动作的描述,更是对国家政务的关注和对民心的回应。诗中云彩的散去与星辰的出现,象征着美好未来的来临。十月的农事结束,意味着丰收的希望,三驾马车的礼仪的恢复则体现了国家的礼仪与秩序。而最后一句“更看琼岳上,佳气接神台”,则将自然美与神圣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全诗体现了对国家繁荣、百姓安乐的美好期望,展现了唐代盛世景象。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风景的结合,而李林甫的诗则更侧重于政治与皇权的表现。两首诗都展现了唐代的繁荣与希望,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