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砺三首》

时间: 2025-04-27 12:39:41

诗句

黄道霾阴书蚀光,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9:41

原文展示:

黄道霾阴书蚀光,
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
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
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
未奏肤公正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阴霾笼罩的景象,黄道的光辉被遮蔽,仿佛在书写着某种不幸的命运;在这片茫茫的白色冥境中,仿佛有无辜的怨气在空中漂浮。世间的圣主,天理都在为此悲哭,然而忠臣的存在,仍然让国家没有灭亡。即使身处万刃之中,也坚守不变的信念,诚心铭记于骨中,怎能遗忘?不要觉得重复叨叨是多余的,未能奏效的公正之言,像是断肠之痛。

注释:

  • 黄道霾阴:指天体运行中的黄道,霾和阴代表阴云密布的天气,象征不祥。
  • 冤气:指无辜的怨怼,泛指社会的不平与不公。
  • 圣主:指国家的统治者。
  • 忠臣:指忠于国家和君主的臣子。
  • 万刃攒身:形容身处重重危机之中。
  • 一诚铭骨:强调内心的诚意深深铭刻在骨髓里。
  • 肤公正:指表面、肤浅的公正,未能真正实现的正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思肖(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云,号澄江,南宋的文人,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忠诚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政治动荡、战乱不断的时代。南宋在外有金、蒙古的威胁,内有权臣的腐败,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并彰显了忠臣的理想。

诗歌鉴赏:

《八砺三首》通过对阴霾天气的描绘,引入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黄道霾阴书蚀光”,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写照,更象征着国家的命运被压制,光辉被遮掩,暗示着历史的悲剧与无奈。接下来的“世尘圣主天应哭”,将注意力转向国家的统治者,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圣主的悲哀与无能为力。

诗中的忠臣形象则为我们展现了希望的曙光,尽管国家面临危机,但忠臣的存在使国家得以存续。这种忠诚与信念如同“万刃攒身”的勇气,令人动容。最后几句,诗人以重复的声音呼唤公正,表达了对正义未能实现的失望与痛苦,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深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反复,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忠诚与坚持的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道霾阴书蚀光:描绘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国家的不幸。
  2. 野浮冤气白冥茫:怨气在空中漂浮,象征人们对不公的控诉。
  3. 世尘圣主天应哭:统治者在这种环境中感到无奈,天也为之悲泣。
  4. 时有忠臣国不亡:忠臣的存在使国家仍有生存的希望。
  5. 万刃攒身终莫变:即使身处危机,内心的信念不动摇。
  6. 一诚铭骨岂能忘:内心的诚意深深铭刻,不会被遗忘。
  7. 休嫌重复叨叨说:不要觉得重复的声音是多余的。
  8. 未奏肤公正断肠:表面上的公正未能实现,带来深切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道霾阴”比喻国家的阴霾与不幸。
  • 对仗:全诗整体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通过排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忠诚的赞美,强调在困境中,忠臣的存在是国家生存的希望,表达了对公正未能实现的遗憾与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道:象征命运和方向,代表国家的未来。
  • 霾阴:象征压迫与不幸,反映社会的黑暗面。
  • 冤气:象征对不公的控诉,反映人们的愤怒与无奈。
  • 忠臣:象征忠诚与希望,传达对国家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道霾阴”象征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国家命运的压制
    • C) 生活的平淡
      答案:B
  2. 诗人对忠臣的态度是?

    • A) 讽刺
    • B) 赞美
    • C) 忽视
      答案:B
  3. “未奏肤公正”指的是什么?

    • A) 表面的公正未能实现
    • B) 真实的公正
    • C) 不公正的现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悲痛与忠贞,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切关注。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忠诚,诗风更为感伤而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经典解析》
  • 《宋代诗人研究》

通过这一系列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八砺三首》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丰富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 予十许岁即往来云门诸山今复与诸子来追念凄 暮秋遣兴 蝶恋花 读晋书 晚菊 秋晚寓叹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 谢客相过 还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节用裕民 膏泽脂香 瘒瘃 贤否不明 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生放 焚林而田 艸字旁的字 上蹿下跳 歺字旁的字 星途 厂字头的字 鼲鼠 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字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