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35:05
竹覆浑无径,村回此有亭。
岸烟随暮雨,渚草带春星。
溜引畦三亩,山移翠一屏。
徵君自经济,丘壑不求铭。
在竹林的掩映下,竟然无路可寻,村庄回环处有一座亭子。
岸边的烟雾随着傍晚的细雨而笼罩,水边的草丛中点缀着春天的星星。
小溪引入三亩的菜畦,山峦仿佛移动成了一幅翠绿的屏风。
徵君(作者自称)在这里自得其乐,山丘河谷我不求名声。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徵君”自称可以看作一种谦虚的表达,反映了作者的自我认知和对名利的淡泊。
作者介绍:唐世徵,清代诗人,风格多样,善于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融入哲理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中,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归隐生活的理想。
此诗展现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淡泊情怀。开篇“竹覆浑无径,村回此有亭”以竹子和亭子作为引子,勾勒出一个隐秘而恬静的居所。接下来的“岸烟随暮雨,渚草带春星”则用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雨后的清新与静谧,烟雾缭绕与草丛星星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恍若世外桃源的意境。
“溜引畦三亩,山移翠一屏”描绘了山水相依的景象,诗人以小溪和菜畦为媒介,表现出对自然的亲密感和生活的自给自足。同时,“徵君自经济,丘壑不求铭”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简洁的语句,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自然界获得的心灵宁静,具有深刻的哲理韵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竹覆浑无径”的意思是?
A. 竹子覆盖,路很清晰
B. 竹子覆盖,四周无路
C. 村庄很热闹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名声
B. 淡泊名利
C. 追求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