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30
鸿雁流离梦亦惊,满怀凄怨足秋声。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梦中被鸿雁的孤独与流离所惊醒,心中满是凄凉与怨恨,听着秋天的声音更是加深了这种情绪。作者感慨自己的生命不会被敌人(胡儿)所夺走,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生命留给君王,以促成国家的太平。
“鸿雁”作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常在古诗文中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亲友、故乡的思念。诗中的“胡儿”则常用于指代敌对的外族,历史上曾多次与中原王朝相斗。
郑思肖,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以词和诗闻名,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风格凝练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作者深感国家的危机与个人的无奈,寄托了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补梦中所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开头以“鸿雁流离”引入,鸿雁的孤独感与漂泊的状态与诗人心境相呼应,暗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不安。接下来的“满怀凄怨足秋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特有的凄凉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正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反映。
“此身不死胡儿手”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决心与勇气,他渴望保全自己的生命,以便为国家和君王奉献自己的力量。最终的“留与君王取太平”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期盼,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融合,深刻表现了诗人在梦中所觉的悲伤与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个人的责任感,融合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战争与胜利
C. 友情与欢乐
“此身不死胡儿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渴望死亡
B. 希望保全生命
C. 逃避现实
诗中提到的“秋声”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凄凉与孤独
C. 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