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宿梓州牛头寺》

时间: 2025-05-04 02:46:01

诗句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

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

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

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

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

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

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

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6:01

原文展示:

秋宿梓州牛头寺
作者: 李洞 〔唐代〕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
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
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
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
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
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
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
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梓州牛头寺的秋夜所见的宁静与幽深。明月从檐下消失,川流的云朵飘入寺楼之内。灵山的景象瞬间与众人疏离,夜宿的僧人稀少。篆刻的字迹在焚香后渐渐消失,翻阅经典的声音如流水般轻快。窗外的江水冷清,秋帘卷起,空中透出一片秋意。松树的枝头似乎在告别,棋局也在竹节间结束。内心的思念愈加深沉,仿佛双阙的高塔在与五位老人的游玩中一同高耸。白鹤的梦在红日升起时产生,云朵悠闲地锁住了整个梓州。望向天空,工部的眼光闪烁,愁思搔乱了广文的头绪。石室中的僧人正在调马,银河中的客人向牛问路。清晨的楼阁归于尘世,大地上浮动着薄薄的雾气。

注释:

  • :屋檐,屋顶的边缘部分。
  • 川云:河流上空的云朵。
  • 灵山:传说中的神山,象征高远。
  • 篆字:古文字的一种,常用于书法和印章。
  • 翻经:指翻阅经典佛经。
  • 帘卷:卷起窗帘。
  • 松梢:松树的顶部。
  • 棋终:棋局结束。
  • 双阙:指寺庙的高塔。
  • 高并五翁:可能指代某些高人或贤者。
  • 鹤梦:指白鹤的梦境,象征高洁和自由。
  • 工部:古代官职,指负责工程建设的部门。
  • 银河:天上的星河,象征遥远与神秘。
  • 浮沤:浅薄的雾气或水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日夜晚,诗人住宿寺庙,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宿梓州牛头寺》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哲思。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梓州牛头寺的秋夜景象,从月光、河流、灵山到僧人的身影,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诗的开头“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描绘了月光逐渐消失,云彩飘入寺庙的场景,给人以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灵山顿离众”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与疏离,仿佛与世俗生活渐行渐远。诗中提到的“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则隐喻了对信仰的坚守和对古典文化的追寻。

随着诗句的展开,窗外的景色愈加清冷,秋意渐浓,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感触。最后几句“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宇宙浩渺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孤独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去檐三尺:月亮在屋檐下的高度,象征时间的流逝。
  2. 川云入寺楼:河流上的云彩被描绘得轻盈而富有灵动性。
  3. 灵山顿离众:灵山的景象使人感到远离喧嚣。
  4. 列宿不多稠:夜宿寺庙的人很少,突显孤独感。
  5. 篆字焚初缺:篆刻的文字在焚香后消失,象征过去的遗忘。
  6. 翻经诵若流:翻阅经典的声音如流水般流畅。
  7. 窗闲二江冷:窗外的江水冷清,传达秋天的冷意。
  8. 帘卷半空秋:秋天的景色通过卷起的帘幕展现出来。
  9. 诏散松梢别:松树的枝头似乎在告别。
  10. 棋终竹节收:下棋结束,竹节收起,象征生活的结束和宁静。
  11. 静增双阙念:内心的思念愈加深沉。
  12. 高并五翁游:高耸的双阙与五位老人的游玩相映成趣。
  13. 鹤梦生红日:白鹤的梦在红日升起时产生,象征希望。
  14. 云闲锁梓州:云彩悠闲地锁住了整个梓州,传达一种安静的美。
  15. 望空工部眼:抬头仰望,工部的眼光闪烁,象征思考。
  16. 搔乱广文头:愁思搔乱了思绪。
  17. 石室僧调马:石室中的僧人正在调马,传达一种生活的静谧。
  18. 银河客问牛:银河中的客人向牛问路,象征迷茫。
  19. 晓楼归下界:清晨的楼阁回归现实。
  20. 大地一浮沤:大地被薄雾笼罩,传达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梦生红日”比喻希望与梦想。
  • 拟人:如“云闲锁梓州”赋予云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秋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思考。
  • :象征自由与变化。
  • :象征流动与时间。
  • :象征坚韧与孤独。
  • :象征高洁与理想。
  • 银河:象征广阔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洞的《秋宿梓州牛头寺》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着什么? A. 喧嚣
    B. 远离
    C. 失落
    D. 高远

  3. “月去檐三尺”中“檐”指的是哪里? A. 地面
    B. 屋檐
    C. 树枝
    D. 河边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也表达了静谧的秋夜,但侧重于友谊与等待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洞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城北 雷老欲退普宁二绝句 海屋添筹寿尹金峰侍御太翁 常大夫挽词 寿昌寺 烛影摇红 其一 正月十四夜 九日纪胜上李夏二宰相五十韵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包含荼的词语有哪些 一决胜负 朱唇粉面 日字旁的字 迷目 无字旁的字 枕戈击楫 月全食 毛字旁的字 瞽辞 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踪迹诡秘 流杮 发人深省 糟糠不厌 包含镌的词语有哪些 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