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蝉》

时间: 2025-07-12 19:44:31

诗句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44:31

原文展示: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白话文翻译:

蝉鸣声打破了晚风中柳树的宁静,槐树下的鸣叫声仍未停歇,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它在这个秋天显得如此凄凉。朱红的门前本该有悠长的歌声,却恰好在忧愁的人旁边又送来了更多的愁绪。

注释:

  • 噪柳:柳树发出的噪音,指蝉鸣声。
  • 鸣槐:槐树上蝉鸣,表现出秋天的景象。
  • 朱门:朱红色的门,象征富贵人家。
  • 长吟:长时间的吟唱,暗示诗意的悠长与感伤。
  • 愁人:忧愁的人,暗指诗人自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仲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蝉》创作于唐代的某个秋天,诗人在柳树和槐树旁,聆听蝉鸣,感受到秋天的愁苦,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蝉的鸣叫入手,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氛围。诗人在清秋的傍晚,听到蝉鸣,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悲伤。诗中的“噪柳鸣槐”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带有一丝萧瑟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朱门的意象,则隐喻着富贵人家与忧愁之间的对比,富贵并不一定带来快乐,反而可能加重忧愁。整首诗通过蝉鸣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噪柳鸣槐晚未休:描绘秋天傍晚,柳树和槐树间的蝉鸣声不断,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秋日氛围。
  2. 不知何事爱悲秋:表达了对秋天悲凉情感的疑惑,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萧瑟。
  3. 朱门大有长吟处:朱红的门前原本应该有悠长的吟唱,但这似乎与愁苦相伴。
  4. 刚傍愁人又送愁:忧愁的人旁边又传来更多的愁绪,表明人们在享受富贵时,内心的烦恼与忧愁并未消失。

修辞手法:

  • 拟人:蝉鸣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秋天的悲凉。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蝉鸣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无奈和悲伤,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揭示了即使在富贵的生活中,人们内心常常伴随着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象征柔韧与生命的延续。
  • 朱门:象征富贵与忧愁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蝉鸣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平静
    D. 激动

  2. 朱门的意象在诗中暗示了什么? A. 富贵和快乐
    B. 富贵和忧愁
    C. 贫穷和快乐
    D. 贫穷和忧愁

  3.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悦
    B. 无奈与悲伤
    C. 漠不关心
    D.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许浑的《蝉》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前者侧重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后者则隐含对历史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慨。两者都体现了唐诗的情感深邃与意境优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许浑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绛都春 其一 太师生辰 铜山 上林内翰二首 隋堤写怀寄上右丞 访无畏庵琳和尚 和郑汉详送竹笋 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 春词 其九 春词 春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调贴 束带蹑履 包含砌的成语 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艰难玉成 远絶 有两下子 反文旁的字 五丈灌韮 齐字旁的字 榜额 平平泛泛 吴地 伉健 風字旁的字 包含符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