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2:02
点绛唇
贺铸 〔宋代〕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
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
风留住。绿杨归路。
燕子西飞去。
诗中以一幅薄如霜的绡帕为起始,描绘了被麝香熏染的细腻花纹。此时,掩面无语,正是那种销魂的凝神之处。黄昏时分,兰舟轻摇,荡漾着水中的苹花。微风轻拂,一切都静止,绿杨树下是归家的路。燕子已经飞向西边。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凄美的情感,常见于宋代词人的作品中,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刻。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5),字仲明,号清夫,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以细腻、柔婉见长,尤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作者通过描绘黄昏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归属与离别的感慨。
贺铸的《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极富感染力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寂而又美丽的黄昏场景。开篇以“霜绡”引入,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接着,通过“薄暮兰桡”与“苹花渚”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词在意象上交织着温柔与哀伤,尤其是“燕子西飞去”的结尾,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离别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在形式上,贺铸使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诗词在朗朗上口的同时,更加富有韵味与节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离别的感慨,揭示了生命中的柔美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霜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细腻与轻盈
B. 厚重与沉闷
C. 冷漠与孤独
答案:A
诗中“燕子西飞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欢愉
B. 离别与思念
C. 安宁与平静
答案:B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的甜蜜
B. 人生的无常与离别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点绛唇》与李煜的《虞美人》都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深切感慨,而李煜的词更加强调了对失去的痛苦及无奈,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