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0: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23:52
当年童子见,今见二毛翁。
海月三秋别,江云一日同。
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
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
当年我还是个年轻的学生,如今却见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海上的月亮在三秋的夜晚令人思念,而江边的云彩却在同一天里陪伴着我们。
海鸥的心思向北飞去,而龙的尾巴却拖曳着向东的天空。
我相信一定会有美好的音乐从南方寄来一封信。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抚松,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坚定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抗元英雄的代表。
此诗写于文天祥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表现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希冀。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前夕,表达了对故国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情。
《和前人赋别》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诗,诗人通过对比童年与老年的变化,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从年轻的童子到白发老人的转变,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海月三秋别,江云一日同”,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的无常。 “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海鸥的飞翔代表着向往,龙的尾巴则象征着力量与希望,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最后一句“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尽管身处逆境,依然保持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文天祥对人生、友谊和理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二毛翁”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白发苍苍的老人
C. 海鸥
D. 龙
填空题:诗中“海月三秋别”表达了对__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鸥心驰舍北”暗示着对自由的向往。
A. 对
B. 错
两首诗都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国家的忧虑。文天祥的诗在情感上更为复杂,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包含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