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24
青山流水迢迢去。总是东风往回路。送得春来春又暮。莺如何诉。燕如何语。只有春知处。时光渐渐春如许。何用怜春怕红雨。到处空飞无实据。花开也好,花飞也好,此意须双悟。
青山和流水遥远地流去,都是东风带来的回程。春天送走了,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莺鸟该如何倾诉呢?燕子又该如何言语?只有春天才知晓这些情感。时光渐渐流逝,春天依旧如此,何必怜惜春天惧怕红雨的纷纷?四处都是无所依托的飞舞。花开也好,花落也好,这种情感都须双重领悟。
“青山流水”出自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常用来象征悠远的意境与人生的旅程。东风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寓意生机与希望。莺和燕则是春天的代表,体现了春的生机与美好。
陈著,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风清新,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的灵动与人心的细腻。
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在细致观察春天景象的同时,感悟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通过春天的景象,诗人反思生命的意义,表达对春天短暂美好的珍惜。
《青玉案》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春天短暂之美的珍惜。诗中“青山流水迢迢去”开篇即设定了清幽的自然背景,青山与流水象征着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而“送得春来春又暮”则引入了时间的流动,春天在这里成为一种轮回,既美好又令人感伤。
在诗中,莺与燕的存在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它们的“诉”和“语”似乎在问,春天的美好如何传达给人。诗人在这里引导读者思考,春天的美在于它的瞬息万变与无常。接下来的“何用怜春怕红雨”,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春天的理解:春天的美丽并不应被红雨所掩盖,反而应该在花开花落中体悟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带给人心灵的启迪。
整首诗探讨了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领悟生活的真谛。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哲理,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青山流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雨”代表什么?
“花开也好,花飞也好”中“飞”字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