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9:59
柳枝愁,桃叶恨,前事怕重记。
红药开时,新梦又溱洧。
此情老去须休,春风多事。
便老去越难回避。
阻幽会。应念偷翦酴醿,柔条暗萦系。
节物移人,春暮更憔悴。
可堪竹院题诗,藓阶听雨,
寸心外安愁无地。
柳枝上带着愁苦,桃叶上满是怨恨,往日的事情不敢再重提。
红色的花朵开放时,新梦又如涟漪荡漾。
这种情感随着时光的流逝必须停止,但春风总是多事。
即使年华老去,这种情感也难以避开。
幽会被阻隔,想必要想起偷偷剪下的酴醿花,柔软的柳条暗自缠绕。
时节变迁,春天的暮色让人更加憔悴。
可叹在竹院中写诗,苔藓的阶梯听雨,
心中的烦恼没有地方安放。
作者介绍:史达祖,字子固,号千里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写作婉约词,风格细腻,情感丰富。他的作品常表现离情别绪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是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表达了对于爱情、人生无常的感叹。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愁苦和思念的词作。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柳枝和桃叶的愁恨,似乎在暗示着旧情难忘,往日的美好如梦幻般难以重现。随着红药的盛开,新梦又如涟漪般荡漾,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却又夹杂着失落感。诗中的“春风多事”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加沉重,越发难以逃避。
后半部分提到的“阻幽会”,则更为强烈地反映了面对爱情的无奈与孤寂,柔条暗萦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牵绊,而“节物移人,春暮更憔悴”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对人心的影响,倘若时间能带走一切,何以心中仍存愁苦?最后,竹院题诗和藓阶听雨的描写再现了一个静谧而忧伤的环境,心中的烦恼无处安放,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恋爱中的愁苦与无奈,表达了对往事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反映出人对时间流逝和感情变化的无力感。
诗词测试:
“柳枝愁,桃叶恨”中“柳枝”和“桃叶”分别象征什么?
“节物移人,春暮更憔悴”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史达祖的《祝英台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过往情感的缅怀和对未来的迷惘,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坚强,而史达祖的作品则流露出更为沉重的愁苦感,体现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