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9:27
《水龙吟 咏杨花和苏公韵》
作者: 徐石麒 〔明代〕
因何不见花开,纷纷只见花飞坠。临桃色减,拟梅香逊。颇无佳思,罗幌黏时,琼楼着处,几人深闭。想东君不为,繁华妆点,多只为愁人起。遥忆灞桥上,折长条绣鞍难缀。都来几日,韶光催迸,共人心碎。更学游人,随风化作,断萍流水。看一年一度春残,敢则是天挥泪。
为何看不见花开,只见花瓣纷纷飘落。桃花的颜色减弱,梅花的香气也显得逊色。心情颇无佳思,罗幌在时光中黏着,琼楼之处,几人紧闭深门。想东风不为,繁华来装点,只是为了让愁人更忧伤。遥想当年在灞桥上,折下长条,绣鞍无法缀合。时光匆匆而过,春光催促着,心也随之破碎。更学游人,随风化作,像那断了的浮萍流水。看这春季一年一度地老去,莫非是上天在流泪?
徐石麒,明代诗人,以其婉约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在杨花飞舞的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伴随而来的是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水龙吟 咏杨花和苏公韵》通过对杨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中开篇便是对花开与花落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触。桃花与梅花的比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愈加沉重,东风不再为繁华而妆点,似乎在为愁人而叹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诗人在回忆往昔时,提到灞桥与绣鞍,更是引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韶光催促着万物的生长与凋零,心也随之破碎。最后的“随风化作,断萍流水”,更是将这种无奈与流逝的情感推向高潮,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人生的哲思,诗人通过对杨花的咏叹,抒发了对短暂时光的感慨,展现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
因何不见花开,纷纷只见花飞坠。
临桃色减,拟梅香逊。
颇无佳思,罗幌黏时,琼楼着处,几人深闭。
想东君不为,繁华妆点,多只为愁人起。
遥忆灞桥上,折长条绣鞍难缀。
都来几日,韶光催迸,共人心碎。
更学游人,随风化作,断萍流水。
看一年一度春残,敢则是天挥泪。
整首诗歌围绕着春天的逝去与生命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人对“花开”和“花坠”有什么样的感受?
A. 高兴
B. 无奈与惋惜
C. 平常
D. 忽视
“遥忆灞桥上”中的“灞桥”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的?
A. 怀念
B. 愤怒
C. 喜悦
D. 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