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秋塘图二首》

时间: 2025-04-26 04:07:58

诗句

水落秋菰老,夕寒烟树微。

绝为双白鹭,飞去似知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8

原文展示:

水落秋菰老,夕寒烟树微。
绝为双白鹭,飞去似知几。

白话文翻译:

水面退去,秋天的芦苇已显得苍老,
夕阳下的寒气让树影变得微弱。
几只白鹭飞起,仿佛知道了什么。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落:水位下降,水面变低。
  • 秋菰:秋天的芦苇,形容植物的衰老。
  • 夕寒:傍晚的寒冷。
  •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形容树的朦胧。
  • 绝为:绝对是,确实是。
  • 双白鹭:两只白鹭鸟。

典故解析: 本诗并不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白鹭”作为一种鸟类,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孤傲的情怀,代表诗人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深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目睹了水面退去后的芦苇和飞起的白鹭,受到景色的触动,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题秋塘图二首》通过秋天的水塘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水落秋菰老”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水位的下降使得芦苇显得苍老,这一变化折射出生命的轮回和无情。接着,诗人用“夕寒烟树微”描绘了傍晚的寒意,营造出一种低沉、静谧的氛围,仿佛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柔和而模糊。

而最后两句“绝为双白鹭,飞去似知几”,则通过白鹭的飞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白鹭作为一种象征,高洁又孤独,飞去的姿态仿佛是在向自然告别,亦是在向世俗的纷扰告别。整首诗在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秋天的惆怅,也有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落秋菰老:水面退去,秋天的芦苇显得衰老,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2. 夕寒烟树微:夕阳下的寒风使树影变得微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
  3. 绝为双白鹭:确实是两只白鹭,突出了白鹭的形象。
  4. 飞去似知几:白鹭飞去,似乎理解了什么,暗示了一种对命运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芦苇的衰老比喻为时间的流逝。
  • 拟人:白鹭飞去仿佛懂得某种道理,赋予鸟类情感。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使诗歌更加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白鹭:象征着高洁与自由,也隐含孤独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落秋菰老”主要表述了什么? A. 水位上升
    B. 水位下降,芦苇衰老
    C. 秋天的风景

  2. “夕寒烟树微”中的“烟树”意指什么? A. 繁茂的树木
    B. 被薄雾笼罩的树木
    C. 被阳光照耀的树木

  3. 诗中双白鹭飞去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自由与孤独
    C. 时间的停滞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深的《题秋塘图二首》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杜甫更注重个人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而陈深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力量:古诗词中的人生哲学》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论语·闻政章四首 石堂 归去来辞 禁酒 姚国秀十咏 其四 勒马山 咏史上·贾生 积雨写怀 自杭来有四圣观佛所言 咏史 咏史下·朱文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蔚然成风 乡鄙 野云戏 乚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令主 过犹不及 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粉骨碎身 改判 弊帷不弃 行政处罚 而字旁的字 有则改之 包含措的词语有哪些 飘开头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