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玉楼春 雨阶怀尹默》

时间: 2025-07-12 20:44:02

诗句

几多诗句情依旧。

析尽风林无限丑。

只缘知律眼前稀,说与前山容独秀。

别来总是愁时候。

纵有燕翎书不就。

一帘花雨偶思君,准问东阳先问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44:02

原文展示:

玉楼春 雨阶怀尹默
作者: 章士钊〔当代〕

几多诗句情依旧。
析尽风林无限丑。
只缘知律眼前稀,
说与前山容独秀。
别来总是愁时候。
纵有燕翎书不就。
一帘花雨偶思君,
准问东阳先问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情感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诗人回忆起往日的诗句依旧令人动情,但在风林中却只能看到无尽的丑陋。因为眼前懂得音律的人太少,便想把这份心意告诉那山中的独秀之花。自从分别以来,自己总是愁苦不断,尽管有燕子送来的书信,却也无法抵消内心的失落。偶尔在花雨中思念你,还是先问东阳那位瘦弱的朋友吧。

注释:

  • 几多:形容数量多,意为多少。
  • 析尽:分析透彻。
  • :在此指音律。
  • 前山:形容某种高洁的景象。
  • 燕翎:指燕子的翅膀,比喻书信。
  • 花雨:意指花瓣落下的雨,形容美好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章士钊,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传承。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形式上极具古典韵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怀念友人尹默之际,正值雨季,诗人在细雨纷飞的环境中,思绪万千,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开篇的“几多诗句情依旧”即透露出对过去的眷恋,言辞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描绘了眼前的丑陋与心中美好情感的碰撞,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诗中“只缘知律眼前稀”的句子,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似乎在感叹当今社会对美和艺术的忽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别来总是愁时候”总结了自己的心境,愁苦伴随了他的每一个日夜。尽管有燕翎书信来往,但这种物质的交流无法填补心灵的空缺。最后一句“准问东阳先问瘦”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幽默,似乎在说即使有些人身处困境,但依然值得关心和问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多诗句情依旧”: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情感的怀念。
    • “析尽风林无限丑”:对现实丑陋的无奈感叹。
    • “只缘知律眼前稀”:对当今懂得音乐和诗词的人少的感叹。
    • “说与前山容独秀”:想把自己的心情告知高洁的自然。
    • “别来总是愁时候”:自从分别后,愁苦常伴。
    • “纵有燕翎书不就”:即使有书信往来,心里依然觉得空虚。
    • “一帘花雨偶思君”:在花雨中思念友人。
    • “准问东阳先问瘦”:提到东阳的朋友,反映了对友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燕翎书”比喻书信。
    • 对仗:如“几多诗句情依旧”与“析尽风林无限丑”。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折射出当代人的孤独和对真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诗中意象
    • 风林:象征现实的复杂与丑陋。
    • 燕翎书:象征情感的寄托和期盼。
    • 花雨:象征美好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几多诗句情依旧”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现实的无奈
    • B. 对过去美好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2. “纵有燕翎书不就”中“燕翎书”指的是什么?

    • A. 燕子的翅膀
    • B. 诗歌
    • C. 书信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章士钊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往昔美好情感的追忆,但李清照的语言更为细腻,情感更为细腻,而章士钊则更注重对现实的感悟与反思。

参考资料:

  • 章士钊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相关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文潜馆中韵赠蔡学正天启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一 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 弋阳道中 题惠崇画四首 其四 冬 至日同文潜舍人饮钱京兆穆父家 引驾行·春云轻锁 青玉案·三年宋玉墙东畔 同李主簿叔文饮北庄 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独往独来 饮鳖 豸字旁的字 执引 同字框的字 童心未泯 芜音 枕山负海 回睇 包含杳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風字旁的字 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旦奭 惊才绝绝 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钝的成语 七断八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