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1:41
李侯画松如老螭,著纸俱作鳞之而。
破空势起不得住,风雨一霎迷天池。
阿兄矫矫岁寒操,秉质况是山林姿。
特令写此好根节,要使俗子惊须髭。
顾我园荒旧三径,故物入眼宜为辞。
披图一笑镫影黝,霜华摇动青铜皮。
古香满地寒不扫,黛色参天疏自支。
想见萧斋挂壁夜,定有云气归高枝。
李侯画的松树如同老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在纸上尽显鳞片般的细致。
破空的气势无法停住,风雨一瞬间迷乱了天池的景色。
我那兄长气质高洁,像岁寒中的操守,身材更是与山林的风姿相称。
特意请他画下这些根节,要让世俗之人惊叹不已。
回望我那荒废的园子,旧日小径已成荒芜,眼前的旧物宜于作答。
披开画卷不禁一笑,烛影在黑暗中摇曳,霜华在青铜皮上轻轻摇动。
古香四溢,地上寒气未曾扫去,黛色松林高耸,自然支撑。
想象那萧斋夜晚挂壁的画,定会有云气飘回高枝。
陶澍(1780-1859),字孝常,号筠溪,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而著称,擅长山水、花鸟题材,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李芸甫水部画松为子佩参军赋》创作于陶澍与李芸甫交往之际,表现了他对朋友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形象,更表达了对高洁气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侯所画的松树,引入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品德的赞美。开篇以“李侯画松如老螭”引入,生动地描摹了松树的形象,仿佛让人看到了那株松树的生机与活力。接着“破空势起不得住”一句,表现了松树傲然挺立的姿态,犹如傲视风雨的英雄。诗中提到的“阿兄矫矫岁寒操”,不仅是对兄长品德的赞美,更是将其与松树的刚毅姿态相结合,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全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的嘲讽与超脱。诗人通过“特令写此好根节,要使俗子惊须髭”表达了对俗人的不屑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后几句描绘了夜晚的萧斋,画面静谧而富有哲理,似乎在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画松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德的向往。诗中蕴含着对世俗的讽刺与批判,强调了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李侯画松的比喻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岁寒操”主要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陶澍的《李芸甫水部画松为子佩参军赋》和王维的《山中杂诗》都描绘了自然之美。陶澍偏重于松树的坚韧与高洁,而王维则更多地关注山水的和谐与人文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