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

时间: 2025-04-26 23:29:50

诗句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50

原文展示

《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
作者:陆游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

白话文翻译

在古城旁的小丘上,生长着数百棵巨大的竹子。
一条弯曲的小路蜿蜒而过,行走时难以容足,
平坦的地方则可以容纳十位客人坐下。
轻轻摇曳的竹枝在风中舞动,偶尔听到春天竹叶掉落的声音。
古老的佛寺无人香火,冷冷清清,
瘦弱的僧人像破旧的袈裟一样。
门前通往长安的道路,日夜有船只来往。
我这位老夫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风采,
不妨在这清阴之下,曲肱而卧。

注释

  • 蛇蟠:形容小路蜿蜒曲折,像蛇一样缠绕。
  • 袅袅:形容轻柔的样子,常用于描绘烟、风等轻盈的事物。
  • 簌簌:形容竹叶落下的声音,轻微而有节奏。
  • 腊袈裟:指僧人的衣服,形容其破旧的样子。
  • 舳舻:指船的头尾,形容船只的来往非常频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城西接待院竹林下的闲适生活。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坎坷后,仍然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

诗歌鉴赏

《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态度的诗。全诗通过对竹林、佛寺、长安路等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厚感受。开篇“水边小丘因古城”,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和谐,接着以“巨竹数百个”描绘出竹林的壮观,诗人通过蜿蜒的小路引入,既表现出自然的曲折,又隐喻人生的艰辛。

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展现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似乎在这竹林间,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古佛和瘦僧的描写则揭示了人间的冷清与无常,映射出诗人对佛教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最后两句“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则是自我调侃,表现出他对繁华的淡漠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沉思考,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兼具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边小丘因古城:描绘了一个靠近古城的小丘,营造出一种历史厚重感。
  2. 上有巨竹数百个:强调了竹子的数量,营造出青翠欲滴的自然环境。
  3. 一径蛇蟠不容脚:表达小路的曲折,暗示人生的艰难。
  4. 平处乃可十客坐:描写出竹林中可以坐下十人的清幽之地,体现宁静。
  5. 袅袅共看风枝舞:描绘风中竹枝轻柔舞动的景象,传达诗人的闲适。
  6. 簌簌时听春箨堕:细腻地表现了春天竹叶落下的声音,增添了诗意。
  7. 古佛不妆香火冷:揭示古佛寺的冷清,反映出对人世间冷淡的感慨。
  8. 瘦僧如腊袈裟破:通过僧人的形象,表现出世事的无常与凄凉。
  9. 门前西去长安路:描绘长安路的繁忙与人来人往,形成强烈对比。
  10. 日夜舳舻衔尾过:强调船只往来的频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11. 老夫本乏台省姿:自谦,表明老年的无奈与淡泊。
  12. 且就清阴曲肱卧:最后一句表达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体现出对自然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蛇蟠”,形象地描绘了小路的曲折。
  • 拟人:竹枝在风中“舞”,赋予了自然生命。
  • 对仗:如“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构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通过对竹林、佛寺和长安路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繁华的淡漠,最终达成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与清雅,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古城:代表历史,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与岁月的思考。
  • 佛寺:象征宗教与人生哲理,反映出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 长安路:代表繁华与喧嚣,形成与宁静竹林的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边小丘因古城”中的“小丘”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小山
    • C. 小道
      答案:B
  2. “袅袅共看风枝舞”中“袅袅”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 A. 繁忙
    • B. 轻柔
    • C. 喧闹
      答案:B
  3.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渴望繁华
    • B. 追求宁静
    • C. 忧虑未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与《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隐士生活的向往,而后者则通过竹林与佛寺探讨了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滕迈郎中赴睦州 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花园即事呈常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僧舍二首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访沈舍人不遇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寄道者 寄前黄州窦使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饼 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涯的成语 黍字旁的字 禀性难移 图卷 型号 献曝之忱 闭门不出 痴长 娇娇媚媚 龍字旁的字 人不人,鬼不鬼 教官 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肉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