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7:30
原文展示: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白话文翻译:
乡愁无法询问,秋天的气息再次相遇。
漂泊在外已千里,离别的悲伤又重又多。
归来的云彩伴随着去雁,寒露滴落声鸣蟋蟀。
我伸长脖子遥望天边,仿佛听见故乡的钟声。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出身于诗歌盛行的时代,以七绝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诗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晚次宿预馆》创作于秋季,诗人在外漂泊,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思绪万千,寄托了浓厚的乡愁。在这个特殊的季节,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之感。
诗歌鉴赏:
《晚次宿预馆》是钱起在唐代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的开头“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乡愁如秋风般悄然袭来。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以进一步深化,诗人将自己的漂泊经历与离别的悲伤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中,诗人利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云和雁、寒露与蛩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清冷氛围。最后一句“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在天边的钟声中,听到了故乡的召唤,令人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与对情感的细腻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深切的乡愁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回云随去雁”意指什么?
A. 回来的云彩与飞走的雁
B. 云彩和雁的声音
C. 雁的归来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
A. 春花
B. 秋风与寒露
C. 夏雨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乡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晚次宿预馆》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