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5:54
插云千万重,一望不可暂。
前岭与後峰,翠色浓复淡。
远山重叠如插入云层,远望去却无法停留片刻。
前面的山岭与后面的山峰,色彩浓郁又渐显淡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引用的典故,但“远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遥远的理想和目标,也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受到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崇尚自然,诗风清新脱俗,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游览湖边时的所感所思,反映了他对远山景色的赞美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出他渴望逃离世俗烦恼、融入自然的心情。
梅尧臣的《远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景,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深邃。首句“插云千万重”形象地刻画出山峰的高耸,给人以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此句不仅构建了视觉的高度,也暗示了自然的深邃与神秘。紧接着的“一望不可暂”,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远山的渴望与不可触及,仿佛在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的两句“前岭与后峰,翠色浓复淡”,则在色彩的对比中增添了层次感。前面的山岭色彩浓郁,后面的山峰则显得淡薄,既体现了空间的深远感,也表达了山色的变化。诗中运用了“浓”和“淡”这一对比,表现了远山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梅尧臣通过远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感悟,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美丽自然的欣赏与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插云千万重”是形容什么?
A. 山峰高耸
B. 云层密集
C. 远方的景色
D. 河流蜿蜒
“前岭与后峰,翠色浓复淡”中“浓”与“淡”是用来描绘什么?
A. 山的形状
B. 山的颜色
C. 山的高度
D. 山的历史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人生的叹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远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梅尧臣更加强调远山的层次与不可触及的理想,而王维则通过夜色的描绘展现了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