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31:28
山堂纪实
作者: 张镃 〔宋代〕
莓苔墙下斑谰长,烟霏谷口依稀上。
晨辉迳奔乌声来,夕影屡逢蟾魄晁。
杖拖瘦路鸣敲铿,天台庐阜着脚行。
中林稳置盘陀石,并坐不与孤云争。
疎红叠翠如先有,霜藤蔓缘惊蛇走。
枝枝叶叶巧相搀,岁寒俱是论心友。
庵前台上晴最嘉,数杯薄酒聊随茶。
客来劝主主劝客,醉倒冠履从欹斜。
且道如今夸其处,见成不是虚排句。
堂前新展假山诗,约斋老子堂中住。
在苔藓覆盖的墙下,斑驳的光影延续着,烟雾缭绕的山谷口,朦胧可见。晨光照耀,乌鸦的叫声随之而来,傍晚的影子偶尔遇见明亮的月光。手杖拖着瘦弱的身影,走在敲击声中,脚步踏在天台和庐阜的路上。
中林的石头稳稳放置,坐在这里不与孤云争高低。疏疏的红叶和叠翠的绿意似乎早已存在,霜冻的藤蔓间,惊动了匆匆而过的蛇。
枝叶相依相偎,寒冬里都是心灵的友谊。庵前的台上,阳光最为美好,几杯薄酒伴着茶水。
客人来到劝主人,主人再劝客人,醉得冠履斜歪。且说如今夸耀的地方,见到的成果不是虚假的句子。
堂前新展的假山诗,约定在这个静谧的斋堂中居住。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厚,号隐居,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山堂纪实》写于诗人隐居之际,表现了他对山水自然的欣赏和对友人聚会的愉悦心情,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貌。
《山堂纪实》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示了诗人张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山间的自然环境和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开篇通过对墙下苔藓和山谷烟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意境,带给读者一种恬静的美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晨光的到来和夕影的交替,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流逝。
在诗中,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作乐的场景生动而富有人情味,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最后,诗人对自己隐居处的自豪感和对道家哲学的认同,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与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示了宋代士人在山水间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莓苔”指什么?
A. 一种花
B. 苔藓
C. 一种石头
“晨辉迳奔乌声来”中的“乌声”指什么?
A. 乌鸦的叫声
B. 乌云的声音
C. 乌马的叫声
诗中提到的“老子”代表什么?
A. 道家的哲学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种饮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张镃的作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快乐,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考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