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00:58
喜雨
作者:朱淑真 〔宋代〕
赤日炎炎烧八荒,田中无雨苗半黄。
天工不放老龙懒,赤电驱雷云四方。
琼瑰万斛写碧落,陂塘池沼皆泱泱。
高田低田尽沾泽,农喜禾无可槁伤。
我皇圣德布寰宇,六月青天降甘雨。
四海咸蒙滂沛恩,九州尽解焦熬苦。
倾盆势歇尘点无,衣袂生凉罢挥羽。
江上数峰天外青,眼界增明快心腑。
炎热一洗无留迹,顿觉好风生雨腋。
纱厨湘簟爽气新,沉李削瓜浮玉液。
傍池占得秋意多,尚馀珠点缀圆荷。
楼头月上云散尽,远水连天天接波。
赤日炎炎,炙烤着广袤的土地,田里的禾苗因无雨而半黄。天公似乎不再发力,老龙懒于作动,雷电驱散了四方的乌云。琼瑰般的雨水倾泻而下,池塘和水洼都波光粼粼。高田与低田都沾满了水,农人欢喜地看到禾苗无忧无虑地成长。我皇的圣德普及于天下,六月的蓝天降下甘霖。四海的人们都沐浴在这滂沛的恩泽中,九州的百姓也终于解脱了干旱的痛苦。倾盆大雨过后,尘土不再,衣袂生凉,终于可以轻松自在地摆动。江上几座青山远隔天际,视野开阔,心情愉快。炎热一扫而空,无影无踪,顿时感到清风拂面。纱窗和湘江的凉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沉李和削瓜漂浮在如玉般的液体中。池边感受到浓厚的秋意,尚余水珠点缀着圆润的荷花。楼头的明月高悬,云雾散尽,远处的水面与天际连成一线。
作者介绍
朱淑真,生于宋代,字世美,号紫云,常以词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女子情怀和社会生活。她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之一,作品多为表达情感、抒发心绪,风格清丽婉约。
创作背景
《喜雨》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雨水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诗中描绘了久旱之后的喜悦心情,体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感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敏感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喜雨》是朱淑真以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佳作,诗中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雨水带来的喜悦。开头以“赤日炎炎”的描写,营造出炙热的氛围,紧接着描绘禾苗因缺水而变黄的景象,突显了干旱的严酷。随后,通过“老龙懒”的意象,表现出天公不作美的无奈。
雨水降临,诗人用“琼瑰万斛”形容雨水的丰富,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展示了自然的恩赐。诗中“高田低田尽沾泽”生动描绘了田地被滋润的景象,反映出农民的欢喜与对丰收的期待。同时,诗人将皇帝的德行与自然的恩泽相联系,表现了对统治者的美好期盼。
随着雨水的降临,炎热被一扫而空,诗人感受到的凉爽与轻松,借助“衣袂生凉”的形象展现出人的愉悦心情。最后,诗歌在描写秋意与月色的细腻中,将自然与人心紧密相连,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喜雨》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恩泽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赤日炎炎”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我皇圣德”指的是谁?
诗中描绘了雨后的哪种情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喜雨》和杜甫的《春夜喜雨》都以雨水为主题,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朱淑真更强调雨水带来的欢愉和丰收的期待,而杜甫则在雨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感情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