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19
游黄山留题
作者: 王揆 〔唐代〕
地灵山秀景清虚,
健羡游人兴有余。
黄叶尽时分叠嶂,
白云深处见精庐。
去同灵运低前屐,
同与浮丘揽右裾。
自叹尘劳羁鞅甚,
林泉高趣苦相疏。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感受。黄山的地灵与秀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令人羡慕游人们的兴致盎然。黄叶落尽时,山峦层叠,白云深处可见隐秘的庙宇。诗人回想起与陶渊明、浮丘公一同游玩的情景,但如今却自叹尘世的劳累使自己与高雅的林泉趣味渐行渐远。
作者介绍:王揆,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黄山时,诗人借黄山的美景抒发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纷扰的感慨,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游黄山留题》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地灵山秀景清虚”便传达出黄山的灵气与秀丽,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健羡游人兴有余”表达了对游人情绪的羡慕,进一步突出游山玩水的乐趣和精神享受。
“黄叶尽时分叠嶂”描绘了秋天黄叶飘落的景象,山峦层层叠叠,给人以深邃的美感,而“白云深处见精庐”则引人入胜,仿佛看到了隐匿于云雾中的庙宇,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遐想空间。
后半部分“自叹尘劳羁鞅甚,林泉高趣苦相疏”则转向内心的自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高雅趣味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黄叶尽时分叠嶂”通过“黄叶尽”和“分叠嶂”形成对比,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景色。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对黄山美景的赞美与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感叹,体现了隐逸思想的深刻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游览黄山时,感叹什么?
诗中提到的“精庐”指的是什么?
“自叹尘劳羁鞅甚”中的“羁鞅”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